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9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介绍了应用此技术完成各种胸腔手术19例的体会,其中包括贲门失弛症6例、肺错构瘤2例、周围型肺癌1例、肺炎性假瘤1例、肺大泡3例(其中自发性气胸1例)、外伤性血气胸2例、纵隔肿瘤4例。近期效果好,无手术死亡。并介绍了VATS与剖胸小切口相结合的方法,可以简化操作,是一种安全、省时、经济实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减少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出血并相应避免或减少输血是心脏外科的重要课题。许多研究表明止血药物如抑肽酶、6-氨基己酸等能减少心脏手术时出血及输血量。但未见外科止血方面的报道。作者根据临床实践,逐步探索出心脏外科止血的规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食管贲门癌伴窦性心动过缓术后心率增长效应的原因和机制。方法总结分析78例食管贲门癌伴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率变化。结果78例患者术前心率45~59次/min,平均53.6次/min;术后第1天心率88~143次/min,平均93次/min;术后第7天心率75~96次/min,平均78次/min;术后第14天心率64~90次/min,平均70.2次/min。术后心率较术前增快,术后第1天心率较第7天和第14天快。结论食管贲门癌伴窦性心动过缓术后心率增快效应的原因和机制可能与下列3点有关:①肿块对迷走神经的挤压刺激,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进而引起窦性心动过缓;②术后切断迷走神经使其作用减弱,交感神经兴奋性相对增高,引起心率加快;③手术引起血管活性肠肽及降钙素相关基因肽增多。  相似文献   
4.
78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腹泻的临床治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食管贲门癌术后腹泻的机理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丙谷胺片每次0.4g,每日3次口服。复方苯乙哌啶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结果:本组78例,1d治愈38例,2d治愈25例,3d治愈12例,4d治愈3例。结论:丙谷胺能通过竞争胃泌素受体,具有抗胃泌素和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复方苯乙哌啶片是通过提高肠张力,减少小肠推进性运动,从而使腹泻得以治愈。  相似文献   
5.
肺叶袖状切除治疗中心型肺癌63例李含志,王平凡,苑星,张晓林,崔识远,杨光煜,谢周良,顾以茼河南省人民医院胸心外科(郑州450003)我科目1978~1994年共完成肺叶袖状切除治疗中心型肺癌63例。年龄30~72岁。鳞癌42例,腺癌4例,小细胞肺癌...  相似文献   
6.
根据目前我国群体癌症发病率高,防癌意识淡薄,提出三级预防的基本方法和措施.意在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对已经发生癌症的病人,要进行二级预防,使他们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治疗后的提出康复与止痛的必要性及三级预防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自1985~2000年6月,采用带腹直肌血管蒂胸骨翻转术治疗中重度漏斗胸23例,经随访畸形矫正满意.现报告并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8.
谈医院门诊大楼业务多媒体系统的应用李荣堂陈剑宇1王金河靳宝进2吴玉苑星赵玉琴(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市450003)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传统的就医问诊,保健咨询等类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河南省人民医院是省会一个大型综合性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两种不同重建方法的优劣。方法: 通过对230 例食管中段癌切除后,在胸顶部以上( 超胸顶组) 用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160 例、颈部手工吻合( 颈部组)70 例重建消化道的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在食管切除长度、吻合口瘘、食管上切缘癌残留及总体死亡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P> 0 .05) ,而在手术时间、减轻手术损伤、减少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方面,超胸顶组明显优于颈部组( P< 0 .05) 。结论: 超胸顶食管胃吻合器吻合可作为食管中段癌切除后的理想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和Surveyor酶法分析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突变, 探讨这两种异源双链分析法在结核菌耐药快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常规药敏试验显示80株氧氟沙星耐药, 22株敏感), PCR扩增gyrA基因氟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域, 与参照菌株M.tb Erdman的扩增产物形成异源双链, 然后分别采用DHPLC和Surveyor酶法检测基因突变, 同时进行DNA测序作为对照.结果 DHPLC法和Surveyor酶法与DNA测序法相比, 具有同样的检出率(均为100%), 80株耐药株均存在gyrA基因突变, 而22株敏感株均无基因突变发生.结论 DHPLC法和Surveyor酶法均可用来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类耐药.两者均简便, 稳定, 灵敏, 前者高通量, 全自动化, 但需要昂贵的设备; 后者成本低, 不需要特殊设备, 适合我国大部分临床实验室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