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应用磁共振影像技术,观察肾俞穴水平断面肾的显示情况,了解肾俞穴与肾的位置关系,为避免针刺损伤肾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成年健康志愿者160例,用磁共振仪采集肾俞穴的水平断面影像,观察断面影像的肾显示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0例肾俞穴水平断面影像中,未见双肾62例(38.75%),仅见右肾57例(35.62%),可见双肾35例(21.88%),仅见左肾6例(3.75%)。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型正常、超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位于肾俞穴的外上方,在肾位置正常的情况下,肾下端未达肾俞穴水平断面。但肾位置存在解剖变异,且受体位、呼吸等因素的影响,肾下端达肾俞穴水平断面的情况较多。肾俞穴针刺时应谨慎,不宜深入腹腔,以避免损伤肾。肾俞穴向外上方深刺时,更易伤及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选取行胃癌根治性切除且术前行MR DWI检查的患者72例,对MR图像上短径≥0.8 cm的淋巴结进行研究.结果 共378枚淋巴结,其中经病理确诊转移性淋巴结167枚,非转移性淋巴结211枚;转移性淋巴结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相对ADC(rADC)值...  相似文献   
3.
CT误诊血吸虫性异位阑尾炎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56岁,因"持续性右上腹疼痛8天"入院,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示右肾结石,予输液治疗后症状缓解,近5天来患者右上腹隐痛,未排便。专科检查:于右侧肋弓下触及约3.0cm×3.0cm包块,质韧,边界不清,活动、压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升高。CT示结肠肝曲不规则增厚变形,边界不整,管腔不规则狭窄,管壁不规则增厚并形成肿块(图1),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大肠俞直刺危险深度和深刺法的安全性,为规范大肠俞深刺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应用磁共振仪采集148例健康成年受试者第4腰椎棘突下的水平断面图像,分析解剖结构,测量大肠俞直刺时的危险深度.结果:大肠俞直刺危险深度:男性左右两侧分别为(11.2±1.3)cm、(11.0±1.2)cm,女性左右两侧...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磁共振影像技术,分析、比较肾俞穴断面解剖层次,提升对肾俞穴解剖结构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择肥胖、超重、正常与过轻4种体型的8位成年志愿者,用磁共振仪采集肾俞穴的断面图像,对解剖结构进行分析,并与以往的断面解剖学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肾俞穴的磁共振影像与断面解剖学图像比较,在进针层次解剖上二者大体一致,在肌形态、肾的位置等方面二者存在差异。结论:断面解剖学与现代影像学在表达穴位解剖结构方面各有优势,二者结合运用,互为补充,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肾俞穴的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序列(T1W、T2W、T2FLAIR、DWI、EPI T2、增强T1W)对不同时期脑囊虫病灶检出的敏感性。方法回顾40例脑囊虫病患者的MR资料,分析各序列检出病灶的数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T1W序列检出病灶62个(活虫期35个,变性坏死期25个,钙化期2个);T2W序列检出病灶78个(活虫期33个,变性坏死期36个,钙化期9个);FLAIR序列检出病灶115个(活虫期32个,变性坏死期75个,钙化期8个);DWI检出病灶33个(活虫期12个,变性坏死期16个,钙化期5个);EPI T2序列检出病灶69个(活虫期31个,变性坏死期29个,钙化期9个);增强T1W序列检出病灶225个(活虫期23个,变性坏死期200个,钙化期2个)。结论 MR序列中,增强T1W和FLAIR序列对脑囊虫病活虫期和变性坏死期病灶检出优于其他序列;T1W结合EPI T2序列对发现灰白质内的囊虫钙化灶较FLAIR和T1W序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磁共振影像,分析肾俞穴解剖结构和进针层次,测量针刺危险深度,明确危险深度与体型的关系,为肾俞穴的针刺安全提供依据,为肾俞穴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为针刺量效关系的探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用磁共振仪采集14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肾俞穴的断面图像,分析解剖结构,测量肾俞穴直刺危险深度。结果 左右肾俞穴直刺时的平均危险深度值,男性分别为(10.0±1.1)cm、(9.9±1.2)cm,女性分别为(8.0±1.2)cm、(8.1±1.2)cm。危险深度值与体型显著正相关;左、右肾俞平均危险深度,肥胖者分别为(11.2±1.0)cm、(11.5±1.3)cm,超重者为(10.3±1.0)cm、(10.3±1.0)cm,正常者为(8.8±1.7)cm、(8.9±1.1)cm,过轻者为(7.0±1.0)cm、(7.1±1.0)cm;男性体质量指数正常者的肾俞穴危险深度值显著大于女性(P<0.01)。结论 肾俞穴常规针刺深度直刺0.5~1寸,即使对体型过轻者,也具有极高安全性。对体型正常、超重、肥胖者,根据临床需要还可适度增加1~1.5寸。  相似文献   
8.
改良方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及其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经典和改良后的造模方法分别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并进行MRI扫描。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A组20只,使用经典的开腹瘤块注射法,B组20只,使用改良CT下定位瘤块注射法。分别于术后14、17、21、25d进行MRI扫描[1]。观察指标:(1)两种方法的造模成功率。(2)两种接种方法的操作时间的差别。(3)兔VX2肝癌模型在影像学中的表现。结果:(1)A、B两组的造模成功率分别为87.5%和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B两组的平均接种时间分别为(28.6±4.90)min及(14.8±2.4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MRI扫描可以发现直径较小的肝肿瘤组织。结论:改良后的方法接种时间短、操作方便、成功率高,适用于建立稳定的兔VX2肝癌模型[2]。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列线图鉴别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与结节性甲状腺肿(NG)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术前2周内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PTC 113例,NG 119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层抽样划分成训练集(n=162)和测试集(n=70)。从CT平扫及双期增强图像中提取甲状腺结节相关征象和影像组学特征,通过临床影像征象和影像组学特征筛选,训练集与测试集均构建4个独立模型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基于影像组学评分和临床模型构建联合模型,并基于联合模型绘制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AUC)、连续净重分类改善度(NRI)及综合判别改善度(IDI)等多个指标评估各模型对PTC与NG的鉴别诊断效能,利用校准曲线直观的评估列线图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使用决策曲线评估列线图的临床实用价值。结果 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分别保留了6、4、3个影像组学特征,分别构建单期相影像组学模型。单期相中,平扫模型鉴别诊断效能最优,6个独立预测因子用于构建临床模型,基于联合模型的列线图对PTC与NG具有最高的鉴别诊断效能(训练集:AUC为0.980...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脾俞的影像解剖结构,分析针刺危险深度,明确安全深度,为脾俞的针刺安全提供依据,为临床针刺深度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用磁共振仪采集219例健康成年志愿者脾俞的横断面图像,分析解剖结构,测量脾俞直刺危险深度,测算安全深度。结果:左右脾俞直刺时的平均危险深度值,男性分别为(4.7±0.8)cm、(4.5±0.8)cm,女性分别为(3.8±0.7)cm、(3.7±0.7)cm。危险深度值与体型的相关性显著,BMI与左、右脾俞穴危险深度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8、0.8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脾俞穴深部为肾,直刺过深可伤及肾。可依据体型确定脾俞的安全针刺深度,肥胖和超重者直刺深度不超过4 cm,体型正常者不超过3 cm,体型过轻者不超过2.5 c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