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全经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62例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根据脑卒中偏瘫发病与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均有联系,针刺取穴治疗时。取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有关的腧穴。在1个疗程12次治疗中,逐日针刺了全部的、各有其所属腧穴的十四经,即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有关腧穴,称为全经针刺法。观察此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方法所纳入的对象为2003—08/2004—08在湖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风科住院治疗的经CT和MRI诊断明确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2例。入院后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评定。分为神志、语言、面瘫、眼症、上肢瘫、指瘫、下肢瘫、趾瘫和其他症征共9项内容评分。满分为52分,1~13分为轻型;14~26分为普通型;27~39分为重型;40~52分为极重型的评估标准,中轻型22例,普通型25例,重型5例。所有病例均在偏瘫发病后3~30d给予全经针刺法治疗。①全经针刺法取穴的原则:取手必取足;取阳必取阴;按阳明、少阳、太阳经的顺厅;先健侧,后患侧,针健侧一次,针患侧三次;单次取督脉腧穴,双次取任脉腧穴;每次取相关经脉关节附近腧穴为主。②具体取穴:第1次:健侧手足阳明经、手足太阴经腧穴,肩禺、曲池、合谷;髀关、足三里、解溪;天府、尺泽、太渊;箕门、阴陵泉、三阴交。第2次、第6次、第10次:患侧手足阳明经、手足太阴经腧穴,取穴同第一次。第3次、第7次、第11次:患侧手足少阳经、手足厥阴经腧穴,肩髂、天井、外关;环跳、阳陵泉、绝骨;天泉、曲泽、内关;足五里、曲泉、太冲。第4次、第8次、第12次:患侧手足太阳经、手足少阴经腧穴,肩贞、小海、阳谷;承扶、委中、昆仑;极泉、少海、神门;阴谷、太溪。第5次:健侧手足少阳经、手足厥阴经腧穴,取穴同第3次。第9次:健侧手足太阳经、手足少阴经腧穴,取穴同第4次。③治疗时间:1次/d,12次为1个疗程,休息2~4d再进行下1个疗程。所有病例均经3~10个疗程的治疗。④疗效评估:评定公式及标准分值:(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215;100%,基本恢复:≥81%,6分以下;显著进步:56%~80%,分以下;进步:36%~55%;稍进步:11%~35%;无变化:〈11%;恶化(包括死亡):负值。结果进入结果分析62例,无脱落者。62例患者中,基本恢复38例(61%);显著进步17例(27%);进步或稍进步5例(8%);无变化2例(3%),总有效率97%。结论全经针刺法直接针对病变脏腑经脉取穴,突出了中医整体观念,在一个疗程中,无论健侧、患侧的经脉即十二经脉均进行了选穴针刺,整体上调整了十二经脉及所属脏腑的功能。此法的设立,有其合理性、科学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全经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全经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取全经针刺法;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刺法,观察3个疗程。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上肢功能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经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良好,提示其可能是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全经针刺法对中风偏瘫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全经针刺法对中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living,ADL)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地分成两组(全经组和常规组),分别采用常规针刺法和全经针刺法,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对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两组均比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两组间比较,全经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全经针刺法能明显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根据脑卒中偏瘫发病与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均有联系,针刺取穴治疗时,取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有关的腧穴。在1个疗程12次治疗中,逐日针刺了全部的、各有其所属腧穴的十四经,即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有关腧穴,称为全经针刺法。观察此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方法所纳入的对象为2003-08/2004—08在湖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风科住院治疗的经CT和MRI诊断明确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2例。入院后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评定。分为神志、语言、面瘫、眼症、上肢瘫、指瘫、下肢瘫、趾瘫和其他症征共9项内容评分。满分为52分,1~13分为轻型;14~26分为普通型;27~39分为重型;40~52分为极重型的评估标准,中轻型22例,普通型25例,重型5例。所有病例均在偏瘫发病后3~30d给予全经针刺法治疗。①全经针刺法取穴的原则:取手必取足;取阳必取阴;按阳明、少阳、太阳经的顺序;先健侧,后患侧,针健侧一次,针患侧三次;单次取督脉腧穴,双次取任脉腧穴;每次取相关经脉关节附近腧穴为主。②具体取穴:第1次:健侧手足阳明经、手足太阴经腧穴,肩髃、曲池、合谷;髀关、足三里、解溪;天府、尺泽、太渊;箕门、阴陵泉、三阴交。第2次、第6次、第10次:患侧手足阳明经、手足太阴经腧穴,取穴同第一次。第3次、第7次、第11次:患侧手足少阳经、手足厥阴经腧穴,肩髎、天井、外关;环跳、阳陵泉、绝骨;天泉、曲泽、内关;足五里、曲泉、太冲。第4次、第8次、第12次:患侧手足太阳经、手足少阴经腧穴,肩贞、小海、阳谷;承扶、委中、昆仑;极泉、少海、神门;阴谷、太溪。第5次:健侧手足少阳经、手足厥阴经腧穴,取穴同第3次。第9次:健侧手足太阳经、手足少阴经腧穴,取穴同第4次。③治疗时间:1次/d,12次为1个疗程,休息2~4d再进行下1个疗程。所有病例均经3~10个疗程的治疗。④疗效评估:评定公式及标准分值:(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基本恢复:≥81%,6分以下;显著进步:56%~80%,分以下;进步:36%~55%;稍进步:11%~35%;无变化:<11%;恶化(包括死亡):负值。结果进入结果分析62例,无脱落者。62例患者中,基本恢复38例(61%);显著进步17例(27%);进步或稍进步5例(8%);无变化2例(3%),总有效率97%。结论全经针刺法直接针对病变脏腑经脉取穴,突出了中医整体观念,在一个疗程中,无论健侧、患侧的经脉即十二经脉均进行了选穴针刺,整体上调整了十二经脉及所属脏腑的功能。此法的设立,有其合理性、科学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全经针刺法对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全经针刺法对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地分成两组(全经组和常规组),分别采用常规针刺法和全经针刺法,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两组均比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两组间比较,全经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全经针刺法能明显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