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手创伤缺损治疗上,游离超薄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接收的手创伤缺损患者41例,对其应用游离超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对治疗成效予以评价。结果 41例患者治疗后的SW和DASH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红细胞流速(VRBC)、血液灌流量(PU)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血液流态积分(BFPI)、白微栓(WM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1例游离超薄穿支皮瓣移植全部存活,3例(7.32%)无效,15例(36.59%)有效,23例(56.09%)显效,总有效率为92.68%。结论在手创伤缺损治疗上,游离超薄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治疗效果突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手部微循环状况、手部运动功能以及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的救治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2月至2009年2月共60例多发四肢骨折伴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按伤情严重度评分(ISS)平均ISS为50;死亡2例。结论早期合理抗休克治疗及早期复位固定是治疗多发性四肢骨折伴休克患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Sextant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无需进行神经减压的胸腰椎骨折患者32例,T12椎体骨折者10例、L1椎体骨折者15例、L2椎体骨折者7例,均为Magerl A型骨折。结果: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螺钉损伤脊髓、神经、血管等并发症。手术时间(95.2±28.4)min,出血量(95.3±46.5)mL,住院时间(11.2±3.6)d,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平均16.5个月。术前伤椎前缘高度比(67.4%±12.5%),术后(91.5%±4.5%),术后12个月随访时丢失(4.5%±2.3%);术前脊柱后凸Cobb’s角(16.3°±9.5°),术后(5.8°±93.9°),术后12个月随访时增加(2.2°±1.4°)。所有患者的骨折均愈合,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采用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无需进行神经减压的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是微创治疗该类骨折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胡明云 《海南医学》2011,22(1):114-116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骨科临床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可引起致命性肺栓塞风险。传统理论认为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缓慢及血管壁损伤是DVT形成的主要原因,近期研究证实基因缺陷、炎症因子等因素亦促使DVT的形成。目前诊断DVT主要依靠超声显像及深静脉造影技术(DAS)和磁共振(MRI)增强血管造影,D-二聚体(D-dime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类等特异性化验指标及基因检测等亦可用于DVT的筛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D打印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阳春市人民医院采用带线铆钉所治疗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5例患者列为回顾性研究组,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本院新收治入院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11例,列为前瞻性研究组,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方式相同,通过缝合锚钉的方式修补内侧与外侧的韧带复合体。前瞻性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病情采用3D打印辅助下带线铆钉治疗。评估所选患者肘关节损伤部位、伤情程度、骨折分类分型,排除病理性骨折。结果:术后3个月与6个月时进行随访,前瞻性研究组患者Broberg–Morrey肘部骨折疗效评分显著高于回顾性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后9个月与12个月时两组患者Broberg–Morrey肘部骨折疗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前瞻性研究组骨折线愈合率显著高于回顾性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关节面对合情况、创伤性关节炎与骨化性肌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3D打印能够有助于医务工作者直观判断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情况,以模型模拟手术过程,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ilon骨折分类、治疗与影响疗效因素的分析。方法对32例Pilon骨折(按Rüedi-Allgower分型:其中Pilon骨折Ⅰ型6例,Ⅱ型14例,Ⅲ型12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8例辅以外固定;20例给以植骨修补骨缺损,其中13例给以自体松质骨填塞,4例给以自体髂骨块植入,3例植入人工骨。结果自2005年3月至2009年2月,采用Burwell-Chamley系统对骨折复位评分,其中优10例,良18例,可1例,差3例。结论在Pilon骨折治疗中,自体松质骨、髂骨块植骨有利修补严重骨缺损,提高内固定稳定性,使关节早期活动,有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28例)和B组(32例),A组采用PFNA治疗,B组采用DHS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B组(P〈0.05),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优于DHS,术后患者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坐骨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方法多样,但由于坐骨神经解剖和功能上的特殊性,神经功能的恢复仍不理想。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纤维蛋白凝胶携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损伤坐骨神经组织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 方法:将Wistar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切断,神经两断端原位缝合,制作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然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于坐骨神经切断处外膜内、外注射纤维蛋白凝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复合体;对照组于同处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质粒。于用药后4,8,12周行大体观察、神经功能指数检测、电生理检测(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结果与结论:两组动物伤口均为一期愈合。实验组用药后1周有6只出现足底溃疡伴肌萎缩;对照组有5只出现足底溃疡。实验组4周时,纤维蛋白凝胶基本被吸收;8周时完全吸收;12周时,神经外形基本正常。对照组4周时,神经轻度充血、水肿;8周时,神经无水肿,与周围组织见少量粘连;12周时,神经周围见瘢痕形成。实验组4,8周的神经功能指数、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降低(P < 0.05),12周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提示纤维蛋白凝胶可以作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载体,纤维蛋白凝胶携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给药可以促进损伤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坐骨神经;损伤;纤维蛋白凝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载体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9.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