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胡旭涛 《现代保健》2010,(34):161-162
目的建立连翘药材中连翘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一乙腈一水(30:18:3);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连翘苷在2~2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3%,相对标准偏差为0.19%。结论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连翘药材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3.
随着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也在不断增多[1]。为了更好地了解实际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以便指导临床医生更合理地使用中药制剂,对漯河中心医院2006年3月-2008年12月上报的中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藿香正气水质量标准。方法通过薄层鉴别方法(TLC)对处方中陈皮、厚朴(姜制)、白芷、生半夏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所建的方法可靠,能准确地进行定性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和改进保和丸的质量标准,控制药品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保和丸作了定性定量研究。结果:TLC鉴别保和丸中的山楂、半夏和连翘,HPLC测定连翘苷含量。结论:本试验对保和丸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连翘药材中连翘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30∶18∶3);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连翘苷在2~2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3%,相对标准偏差为0.19%.结论 方法 稳定可靠,可用于连翘药材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测定钩藤中钩藤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非极性毛细管柱AT.SE-54(15m×0.25mm×0.33μm);柱流速1.0ml.min-1;柱箱起始温度150℃,保持15min,以10℃.min-1的速率升至230℃,保持8min;进样口温度:280℃;检测器(FID)温度:280℃;载气为氮气。结果:钩藤碱在0.25442~1.272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21%,平均RSD为1.32%。结论:该方法稳定,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可为钩藤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4月~2007年4月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37—81岁,平均65±10.5岁;对照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38~80岁,平均64±10.6岁。发病距治疗平均时间为2.2天,入选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CT证实。②首次发病且在5天之内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者。  相似文献   
10.
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双黄连粉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8例(治疗组)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62例(对照组)作疗效比较,3~7 d为1个疗程。两组患儿均采用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结果:在退热、止咳以及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双黄连粉剂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感染的双重效果,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