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摘 要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运用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东莞市凤岗人民医院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接收的 5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照硬币分组方式分成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 25 例。对照组患者运用抗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 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 分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所提升,而观察组患者两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16 %,对照组为 36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6 %,对照组为 68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治疗脑梗 死患者过程中,运用依达拉奉实施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自由基水平与神经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结合病理资料,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表现,旨在提高对其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结合影像、病理特征分析15例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结果:15例患者男∶女=8∶7,发现21个病灶,其中12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病灶呈为类圆形13个,"尖角征"7个,"缺口征"5个,"握拳征"1个,坏死囊变4个。其中CT扫描9例,高密度2个,稍高密度1个,稍低密度1个,等密度5个。T1WI均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13例,高信号2例。瘤周水肿与占位效应轻、中度14例,重度1例。团块状和结节状均匀明显强化13例,花环样及环样2例。坏死囊变4例。术中血供丰富4例,11例一般。大体病理,多为质软灰红色,血供一般,质脆1例。镜下肿瘤细胞呈弥漫密集分布,瘤细胞大小较一致,胞质及水分少,核大,可见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样浸润,网状纤维染色显示纤维结构较丰富。结论:原发性颅内淋巴瘤有某些独特影像特征,可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央神经细胞瘤的影像诊断方法,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中央神经细胞瘤6例,回顾分析其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表现特征,6例患者均接受MRI平扫及增强。其中3例有CT平扫资料。结果:6例均位于侧脑室内,肿瘤的生长与透明隔关系密切。肿瘤于MRI T1WI表现为稍低或等信号,T2WI或FIAIR表现为稍高或等信号,信号不均匀。CT显示钙化常见。增强扫描肿瘤有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中央神经细胞瘤的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及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当MRI表现为肿瘤以透明隔为中心对称生长,或以宽基底附着于透明隔向一侧侧脑室生长,结合患者年龄,应考虑中央神经细胞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神经节苷脂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8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MSE评分(28.69±1.33)分、ADL评分(34.13±3.41)分高于对照组的(21.24±2.66)、(27.66±4.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4%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21.36±2.66)分低于对照组的(25.44±2.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治疗过程中应用神经节苷酯辅助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具有重要意义,且能够改善患者认知障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