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历介绍 例1:男,64岁,因上腹部疼痛8h入院。患者8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发热,无胸痛、胸闷。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4a。急诊心电图检查示Ⅱ、Ⅲ、aVF导联ST段轻度抬高。初诊: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约5h后出现右下腹疼痛,伴腹胀。查体:体胖,痛苦面容,腹部稍膨隆,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白细胞明显升高。请外科会诊,诊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锁扣法”术中置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在胆总管探查中的应用。方法对41例使用“锁扣法”术中置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置管成功率95.1%(39/41),术后无胆漏发生,15例(36.6%,15/41)患者有咽喉部不适感,拔管时间(6.5±1.6)d。结论“锁扣法”术中置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简单有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用于发病72 h内的轻、中度急性胆囊炎[1]。但在临床工作中,不少患者就诊时间晚、病情重,部分患者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病、慢性肺部疾病及心脏病等,若采取手术治疗,无疑会大大增加手术的风险。对于此类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在实施常规护理和进行护理干预后,两组使用了机械通气的新生儿在住院时间、重复机械通气的平均数、并发症发生率和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方面情况,总结采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收治的实施机械通气的163名新生儿给予自然分组方法,将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80例安排为对照组,将采取护理干预的83例安排为观察组,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手段对新生儿身体的影响。结果采取了护理干预的一组新生儿在住院时间、重复机械通气的平均数、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方面:两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护理干预作为一种科学合理的优质护理手段,对降低新生儿因机械通气所带来的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术中胆总管内置鼻胆引流管后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45例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由胆总管切口处置入鼻胆引流管,经胆总管、十二指肠、胃、食管、鼻腔引出体外,一期缝合胆总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60~90min,平均70min。术后发生胆漏1例,无胆总管狭窄、术后出血及死亡发生。结论胆总管探查、经胆总管置鼻胆引流管外引流、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4~1999年采用绷带填塞治疗外伤性肝破裂8例,现报告如下。 临 床 资 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3~50岁,均为闭合伤。单纯肝损伤5例,合并伤3例。右肝伤6例,左肝伤1例,左右肝同时伤1例。裂口长8~17 cm,深5~9 cm,其中星状裂伤3例。腹腔积血300~3500 ml,合并休克7例。   二、治疗及结果:全组病例分别因肝裂口位置深在、破碎、星状裂伤、靠近大血管及病情危重等原因而行绷带填塞,其中加明胶海绵和止血宁填塞6例,加大网膜填塞2例,加丝线部分缝合3例,共用绷带4~18 m,绷带一头经切口直接引出,均置放引流管,绷带分别于术后3 d开始分次拔出。术中输血包括收集腹腔血回输300~4000 ml。死亡2例,1例死于术中失血休克不能纠正,1例死于脑外伤呼吸循环衰竭。形成胆瘘及肝内血肿各1例,均保守治愈。无伤口感染及腹腔脓肿发生。余4例均无并发症顺利治愈。6例存活患者经6~60个月随访,恢复良好,无肠粘连等远期并发症发生。 讨  论   一、填塞机理:1940年报道,肝破裂死亡率为60%~65%,目前仍为15%左右[1]。死亡原因为不能控制的大出血,因此,诊断明确后在抗休克前提下应尽早手术探查并选用合适的止血方法。肝外伤手术方法有:(1)缝合;(2)局部清创止血与大网膜填塞术;(3)肝动脉结扎;(4)肝切除术;(5)选择性血管栓塞;(6)纱布填塞。纱布填塞简单实用,因创伤出血大多来自静脉系统出血,因此压迫可产生立杆见影的止血效果。如严重肝破裂出血凶猛,或有严重合并伤或在血源困难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纱布填塞止血是有效的急救止血措施,部分患者采用该法可获得永久止血的功效[2,3]。即使是临时止血,也为后续彻底止血创造了机会。80年代以来,相继有用纱布填塞治疗肝外伤成功的报道。在此基础上,我院近年用绷带填塞治疗严重肝破裂取得一定效果,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认为绷带填塞具有方法简单安全、效果确定、不需再剖腹取出的优点,适于基层医院。   二、适应证:于昌松[4]提出下列情况适用填塞疗法:(1)肝切开或选择性肝动脉结扎后有渗血;(2)肝叶切除后渗血;(3)广泛性肝包膜下血肿;(4)广泛性双叶肝损伤;(5)医生的肝手术技巧及医院的设备条件差。我们认为填塞疗法尤适于星状肝破裂伤。   填塞注意事项:(1)创缘有失活组织者,需清除后再止血缝合填塞,以防发生肝内血肿、脓肿。(2)先以可吸收物或自体组织填入后再填绷带为宜,避免拔绷带后再出血。可根据情况选用明胶海绵、止血宁及大网膜,大网膜的粘连愈着能力强,绷带与大网膜结合应用可增加止血效果与安全性。(3)填塞要松紧适度,过松起不到压迫作用,过紧则拔出困难并易致再出血。根据伤情用5米长绷带1~4个,每个绷带一端经切口直接引出,标记好顺序以免术后拔错。术后3~5 d开始每天拔出一段直至完全拔除。操作要轻柔,避免刺激出血,每次拔绷带后均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再出血。(4)引流要充分,绷带作为一种无效引流,能促使肝周感染和败血症的发生,因此多需放置引流,而且引流管对观察再出血及胆瘘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应置多管多部位引流以保证引流充分。但当腹内出血<200 ml又无感染时可不放引流。严重肝损伤破裂时采用肝外胆管减压术,如胆总管“T”管引流或胆囊造瘘术,作为手术处理的一项原则, 以防止胆瘘、胆汁性腹膜炎和继发性的延迟性出血。   三、术后处理:除供氧、继续抗休克、监测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变化和重要脏器功能、应用广谱抗生素等外,还应预防性用抗酸剂或H2受体拮抗剂,以防止应激性溃疡与胃肠道出血,尤其在并有颅脑外伤及发热时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及观察方法.方法:以2011年1~12月期问本院收治的6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积极的复苏抢救,复苏成功后给予严密的护理措施及病情观察,观察复苏效果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66例患儿复苏后的新生儿评分在4~9分之间,平均为(7.18±1.59)分;治愈60例,治愈率为90.90%,好转5例,好转率为7.58%,其中,缺血缺氧性脑病2例,颅内出血3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对发生窒息的新生儿实施严密的护理措施和病情观察,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儿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前后护理的临床表现效果。方法:对2010-05~2012-08收治的3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分析用药过程前、用药过程中以及用药过程后的护理工作。结果:3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进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应用前后护理后,28例患儿均呼吸顺畅成功存活,1例并发感染性肺炎,1例肺出血,无死亡病例。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4.6±0.5)d,平均住院所用时间为(22.6±5.8)d。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进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前后护理治疗,能够确保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很好地发挥药效、对提高患儿的成活率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及观察方法。方法:以2011年1~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积极的复苏抢救,复苏成功后给予严密的护理措施及病情观察,观察复苏效果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66例患儿复苏后的新生儿评分在4~9分之间,平均为(7.18±1.59)分;治愈60例,治愈率为90.90%,好转5例,好转率为7.58%,其中,缺血缺氧性脑病2例,颅内出血3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对发生窒息的新生儿实施严密的护理措施和病情观察,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儿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