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0篇
综合类   1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男尸,约40岁.在解剖中发现,左上肢正中神经由3部分纤维在两处相合形成.第1处在胸小肌下缘、腋动脉前内侧,由发自臂丛内侧束和外侧束的两根,距喙突4.08cm处相合,内侧根宽0.3cm,厚0.15cm,外侧根宽0.2cm,厚0.10cm,合成后的干宽0.35cm,厚0.2cm.第2处在臂中、下1/3交界处,腋动脉的前外侧方,由第1次合成的干与肌皮神经发出的分支在距喙突21.07cm处相合成正中神经,肌皮神经分支宽0.32cm,厚0.21cm,相合后的正中神经宽0.53cm,厚0.21cm,见图1、图2.  相似文献   
2.
肝脾共主枢纽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肝脾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结合历代医家临床运用心得和现代医学研究结果,从肝脾同 焦,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出入之枢纽,病变之纲领等角度加以论证。结果:肝脾同属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结论肝脾共主人体枢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诱导的神经干细胞(NSCs)是否比单纯NSCs移植对慢性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有更好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NSCs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诱导的NSCs(T3/NSCs),诱导其分化7d后,免疫细胞化学或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半乳糖脑苷脂阳性(Gal C+)和GFAP阳性(GFAP+)细胞。用豚鼠脊髓匀浆诱导慢性EAE大鼠模型。在免疫后10d,脑立体定位仪分别移植T3/NSCs、NSCs和生理盐水入EAE大鼠侧脑室,T3/NSCs和NSCs移植前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 U)标记。实验分为T3/NSCs组、NSCs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每天对大鼠临床症状评分评估神经功能。大鼠免疫60d后处死,HE和LFB染色分别观察脑的炎症侵润和脱髓鞘;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脑的Gal C+/Brd U+和GFAP+/Brd U+比例;RT-PCR法检测脑组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受体(PDGFαR)、Gal C和髓鞘碱性蛋白(MBP)mRNA的表达。结果 T3/NSCs体外分化为Gal C+和GFAP+细胞的比例分别高于和低于NSCs的分化。T3/NSCs组和NSCs组神经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好。T3/NSCs组较NSCs组更明显改善脑的炎症侵润和脱髓鞘,其脑内Gal C+/Brd U+及GFAP+/Brd U+的比例分别高于和低于NSCs组,脑组织的PDGFαR、Gal C和MBP mRNA的表达也较NSCs组高。结论 T3/NSCs比NSCs对EAE有更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参皂苷Rbl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白质重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bl(Ginsenoside Rb1,GSRb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白质重塑的影响。 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媒处理组和人参皂苷Rbl处理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 MCAO/R)损伤模型,用LFB染色观察大鼠胼胝体和内囊的髓鞘变化,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缺血侧胼胝体GFAP和APP的表达以评估星形胶质细胞和轴突的改变。 结果 缺血2 h再灌72 h后,溶媒处理组胼胝体和内囊有明显的髓鞘紊乱、脱失,胼胝体GFAP和APP表达显著增加。与溶媒处理组相比,GSRb1处理组髓鞘脱失有明显改善 (P<0. 01, P<0. 05)且胼胝体GFAP和APP表达显著减少(P<0. 05)。 结论 GSRb1可能促进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白质重塑。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校实验室废液排放状况.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对50所高校实验室操作程序及废液排放情况进行调查.结果:8%的高校实验废液达标排放,超过30%的高校的实验废液没能进行达标处理,62%的高校实验废液未处理就直接排放.结论:加强实验室操作规范性管理,提高实验废液处理技术,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有助于减少和防止高校实验室废液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在作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时能顺利找到并将导管插人欲行造影的动脉开口。方法:测量53具成人尸体身高与坐高以及自股动脉起点至腹主动动脉各主要脏支起点之间的距离;进行股动脉起点至版主动脉各主要脏支起点间距同身高与坐高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相应回归方程;进行回归方程的检验。结果:各距与身高及坐高的相关系数r全>0.87,tr均>12,相关均具极高显著性;回归系数标准误很小(sL<0.029),tb值极大(均>12),亦具很高的显著性;各方程检验显示均属实用、可靠。结论:利用身高与坐高推算股动脉起点至腹主动脉各主要脏支起点距的回归方程均属实用、可靠,可以应用于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7.
浅析脉象产生机制及其解剖生理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传统中医以肤浅的人体解剖生理结构与精深的中医理论相结合,这一历史的局限性使得中医脉诊“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脉诊准确性难以把握,科学性受到质疑,学习的人望而却步,更别说达到“切而知之谓之圣”的境界了。因此笔者借助现代医学,补上“中医人体结构”这一薄弱环节,以期对脉象产生机制的认识和临床运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院护理医学专业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且多是女生的特点,在未开设护理解剖学课程的条件下,以突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临床操作技能的素质教育为中心,以专用特色标本为基础,改革解剖学实验课教学内容与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为临床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观察53具成人尸体腹主动脉主要的脏支及其分支:腹腔干均为单支,46例起于T12高度,全发自主动脉前壁,90%相当于12点钟位,47例腹腔干为典型的三主支型,变异的仅6例;肠系膜上动脉均为1支,其中36例起于L1高度,全起自主动脉前壁,行向右前下,分支变异很少;肠系膜下动脉亦为单支,44例在L3高度发自主动脉前壁,全部行向左下,分支极少变异,左、右肾动脉分别起于主动脉左右侧壁,全部位于L1~2高度,始段与主动脉呈近直角的方向行向外侧入肾,左侧50例右侧49例均为单支型,余为双支型,肾副动脉出现率33%,均发自主动脉或肾动脉;左侧51例右侧50例具肾上腺中动脉,全为1支,101支肾上腺中动脉中,95支起自主动脉。  相似文献   
10.
对53具成人尸体与"超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有关的动脉进行测量:测量受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髂外动脉的长度、管径及横截面积;自股动脉起点至腹主动脉各主要脏支起点的距离及各脏支起点间的距离;腹主动脉各主要脏支及其主要分支的长度、管径、横截面积;各主要脏支与腹主动脉纵轴的夹角。这些数据为"超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导管的选择、导管插入的深度以及导管插入某动脉分支时动脉开口的寻找等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