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0岁以下的年轻人颈椎病患者较为少见,我院于1989年~1993年收治颈椎病311例,其中30岁以下年轻人40例,占11%。现就其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做以下分析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0例患者中年龄20~30岁,其中20~25岁16例,占40%,25~30岁24例,占60%,男29例,女11例,干部15例,教师10例,技术人员8例,运动员4例,工人3例。 1.2 发病情况 夜间或晨起突然发作23例,受凉发病8例,颈部扭伤起病4例,眩晕发病3例,余2例为慢性发病,共中8例就诊时伴低热,就诊时间为数小时或数月。 1.3 临床类型:按1984年我国颈椎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应用趾长伸肌瓣修复胫前创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趾长伸肌瓣转移覆盖小腿中、下l/3胫骨外露创面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趾长伸肌瓣转移覆盖胫骨中下l/3骨外露肌瓣上再用游离皮片一期或二期消灭创面。结果 临床应用趾长伸肌瓣治疗创伤后所至小腿中下l/3骨外露3例,疗效满意。结论 应用趾长伸肌瓣转移覆盖胫骨中、下l/3骨外露的方法手术操作简易,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置入双钢板治疗后内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评估复位质量及功能恢复情况。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创伤骨科收治的后内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19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37~73岁,平均56.71岁。均采取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置入双钢板治疗术后给予X线及三维CT再次评估复位情况。同时随访评估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1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0.1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无畸形愈合及骨不连。1例切口愈合不良,经换药后切口愈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优14例,良3例。 结论应用双反牵引、微创技术植入钢板及双钢板raft技术固定治疗后内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术中快速复位,软组织并发症少,可避免骨折塌陷,畸形愈合优点。这种方法是治疗后内侧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乙状切迹背侧移位骨块的不同治疗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从2009年1至2012年12月通过对40例桡骨远端Frykman分型Ⅶ-Ⅷ型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分为可靠内固定和未可靠内固定(未固定或固定发生移位)两组进行随访,骨性愈合后患腕拍正位片并作2mm层厚的CT平扫,检查下尺桡关节恢复情况,应用握力计及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GW评分)对腕部进行功能评估,观察桡骨远端乙状切迹背侧移位骨块不同固定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所有病例得到随访,时间为3—22个月,平均7.5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2.3个月。无感染患者、无内固定松动及腕管综合征等并发症,无腕背侧肌腱磨损疼痛或肌腱断裂者。通过Gartland—Werley评分可靠内固定组预后优良率明显提高。与未可靠内固定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骨远端乙状切迹背侧移位骨块给予可靠内固定术,可以增加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顺势牵引微创治疗在下肢骨折中的应用,分析其复位技巧和闭合复位的成功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到2017年5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创伤骨科应用双反牵引微创治疗的58例下肢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张氏牵引复位器闭合复位治疗骨折,闭合复位成功后选择接骨板经皮置入或髓内钉内固定。采集闭合复位成功率、术后感染率、神经血管并发症、骨折愈合、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5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24个月,平均(11±4)个月。在顺势双反牵引辅助下,所有骨干骨折闭合复位均获得成功,36例胫骨平台骨折有21例闭合复位成功,15例有关节面塌陷的骨折结合阶梯钻和顶棒复位成功。1例切口出现浅表感染,经换药后愈合,没有血管神经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骨折获得愈合,无内植物松动断裂、复位丢失等并发症。53例患者功能恢复良好,52例患者恢复到伤前生活或工作状态,1例工伤患者未回到工作岗位。 结论在下肢骨折的治疗中,顺势微创技术是一种简单迅速、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自1990年至1994年我院共收治痛风病人15例,其中误诊5例,现将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均为男性,年龄35岁~59岁,平均年龄为47.5岁。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丹毒1例;平均误诊时间为2.5年。 典型病例 例1:男,41岁,因反复右第(?)跖趾关节突然疼痛肿胀2年就诊。既往曾多次在外院诊断为丹毒。查体:T36.5℃,一般情况好,右第(?)跖骨头背侧见2×  相似文献   
7.
动力髁部螺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报告应用动力髁部螺钉(DC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5例的体会。方法本组15例均采用DCS手术治疗,固定方法因骨折类型不同而异,手术后均辅以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结果1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2个月,骨折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3.1个月,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评分标准,优良率为13/15(86.7%)。结论DCS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良好方法之一,它具有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康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反牵引装置结合钢针撬拨闭合复位,骨膜外置入双钢板固定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优势。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创伤骨科应用双反牵引、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Schatzker分型为Ⅴ型、Ⅵ型的胫骨平台骨折23例,术中应用双反牵引装置,在膝关节周围韧带及关节囊的自身张力牵引下,结合钢针撬拨闭合复位,骨膜外置入双钢板固定,术后根据Rasmussen影像学评价标准进行评分,测量膝关节活动度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9±5)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平均(125±9)°,伸直平均(2.7±2.1)°。所有患肢均恢复正常力线,患膝稳定。Rasmussen影像学评分优18例,良5例,优良率100%;HSS评分平均为(86±8)分,其中优1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5.7%。 结论双反牵引装置可以提供有效牵引力,并能维持断端,给术者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环境,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屈指肌腱腱鞘炎又叫扳机指、弹响指、狭窄性腱鞘炎,多因损伤或劳损而发病,以手指屈伸功能障碍,手掌面掌横纹处附近疼痛、压痛为主要症状。笔者应用小针刀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三柱理论在治疗桡骨远端复杂骨折中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和验证桡骨远端复杂骨折在三柱理论指导下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8年8月~2010年1月以三柱理论为基础,采用掌侧或掌背侧联合切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16例.AO分型:C3型3例,C2型6例,C1型7例.急诊手术1例,余均在4~7 d内手术.术中植骨2例.术中桡侧辅助固定6例,尺骨茎突固定4例,背侧辅助钢板固定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