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评价振腹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的疗效。方法选择顽固性失眠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振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地西泮睡前口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变化。结果两组均可降低PSQI评分(P0.01),治疗组治疗后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2.5%、87.5%,高于对照组的27.5%、6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腹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疗效肯定,且操作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2.
平衡针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平衡针与常规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差异,验证平衡针的临床有效性及实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平衡针组、常规针刺组和安慰药物组,每组20例.平衡针组取失眠穴,快速针刺,得气后行上下提插手法,至中指或示指出现麻木放射性针感后出针,不留针;常规针刺组取穴四神聪、神门、三阴交行常规针刺,均为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安慰药物组给予淀粉胶囊口服,每晚睡前服用,连续口服14天.观察3组疗效、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变化情况.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均降低(均P<0.01),平衡针组、常规针刺组较安慰药物组评分降低更显著(均P<0.01);平衡针组、常规针刺组和安慰药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18/20)、85.0%(17/20)和15.0%(3/20),平衡针组和常规针刺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安慰药物组(均P<0.01),平衡针组与常规针刺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平衡针治疗顽固性失眠症安全有效,与常规针刺疗效相当,但其操作更简便,患者痛苦更少,临床实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客观评价浮针疗法治疗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时间为1996—2019年;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CT),要求观察组全部以浮针疗法或以浮针为主要疗法,而对照组采用其他疗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iew-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2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合并病例2 397例。异质性评价:异质性数值检验(χ2=8.97,P=1.00,I2=0%<50%)确定为无异质性或小。漏斗图形左右对称性良好,说明本研究偏倚风险不大。Meta分析结果:浮针或联合其他疗法对疼痛的疗效优于其他疗法,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55,95%CI为3.38~6.14,Z=9.93,P<0.000 01)。浮针或以浮针为主要疗法分别与对照组不同干预措施进行比较,浮针临床疗效分别优于常规针刺、药物治疗。结论:浮针治疗疼痛具备相对优势,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同时浮针疗法具有潜在优势,需要更多随机对照研究对上述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