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鹿茸蛋白对缺血缺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心肌细胞适应性培养后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鹿茸蛋白低剂量组(0.25 mg/mL)、中剂量组(0.5 mg/mL)、高剂量组(1 mg/mL)和鹿茸蛋白高剂量+LY294002[PI3K抑制剂(10μmol/L)]组并置于相应培养基培养36 h,模型组和用药组进行缺氧处理。采用AnnexinⅤ-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FITC)/Propidum Iodide(PI)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JC-1荧光探针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改变情况;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Bcl-2、Bax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凋亡加重,正常细胞减少,晚期凋亡细胞增加,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心肌细胞Bax和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增加,p-Akt和Bcl-2蛋白表达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用药组晚期凋亡细胞数量下降(P0.01),各用药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1);鹿茸蛋白高剂量组细胞Bax和cleaved-Caspase3表达下降,p-Akt和Bcl-2的表达增加(P0.01),鹿茸蛋白高剂量+LY294002组各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鹿茸蛋白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凋亡相关蛋白减轻缺血缺氧对心肌细胞造成的损伤,维持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稳定性,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心内科住院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男性41例,女性59例,平均年龄(82.60±2.37)岁.根据血压昼夜节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杓型组24例,非杓型组26例,反杓型组50例.比较三组患者血小板分布宽度,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三组间PDW值比较,杓型组(9.85±1.25)%<非杓型组(11.84±1.56)%<反杓型组(12.1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昼夜血压节律和丙氨酸转氨酶(ALT)为PDW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与PDW关系密切,诊治中应重视PDW的监测,调节血压昼夜节律,改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早期干预,防止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白蛋白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广安门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心内科住院及广安门医院南区2012-2013年体检科查体的高血压患者.年龄≥80岁为1组,60≤年龄≤79岁为2组,40≤年龄≤59岁为3组,年龄<40岁为4组,比较各组血清白蛋白的情况.结果 各组血清白蛋白(g/L)比较:1组(35.80±3.58) <2组(47.72±5.93)<3组(50.17±5.60)<4组(51.54±1.90).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为血清白蛋白影响因素.结论 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较其他年龄组低.受年龄、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故在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诊疗中,应重视血清白蛋白的监测,积极干预,以改善心脑血管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与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为老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诊疗提供更多临床依据,改善心脑血管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心内科住院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7例,男性34例,女性43例,年龄≥80岁;根据患者左室质量指数(LVMI)将患者分成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动态血压参数,血压变异性及生化指标情况。结果夜间舒张压LVH 组34例(9.74±4.33)〉非LVH 组43例(6.87±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血压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294, P〈0.05)。结论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夜间舒张压、HDL C有关,故应重视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夜间舒张压波动性,及高密度脂蛋白情况,以改善并预防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舒张压水平低密度脂蛋白的特征。方法选择老老年高血压患者259例,均询问病史、行常规生化检查和动态血压监测;按照24 h平均舒张压水平分组:1组≥80 mm Hg(1 mm Hg=0.133 k Pa),2组70~79 mm Hg,3组60~69 mm Hg,4组50~59 mm Hg,5组50 mm Hg;比较不同动态舒张压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结果低密度脂蛋白水平1组(3.27±0.69)mmol/L,2组(2.48±0.56)mmol/L,3组(2.70±0.57)mmol/L,4组(2.67±0.63)mmol/L,5组(2.82±0.62)mmol/L,其中2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最低,1,5组显著高于2,3,4组(P均0.05),5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2组4组3组5组1组。结论老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水平宜控制在70~79 mm Hg,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最低,提示24 h平均舒张压70~79 mm Hg或许可以成为老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压的合理范围;舒张压过高和过低预后均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陈旧性脑梗死患者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3例,其中合并脑梗死组41例,非合并脑梗死组32例,均行动态血压监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及常规生化检查。结果 2组一般临床资料、动态血压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脑梗死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低于非合并脑梗死组(P=0.003);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存在显著相关性(r=0.370,P<0.01)。结论老老年高血压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较低,推测超氧化物歧化酶在老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应重视该指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 P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3年8月-2014年1月心内科住院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杓型组24例,非杓型组26例,反杓型组50例。比较3组间平均血小板体积及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3组间 M PV 值比较,杓型组<非杓型组<反杓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 PV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存在显著相关性(r=-0.299,P =0.035);M PV与 ALT、AST均呈正相关性,与 HDL C呈负相关。结论在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于 M PV之间关系密切,在临床诊疗中,应重视 M PV的监测,调节血压昼夜节律,改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提前进行干预,从而减少急性血栓事件的发生,改善心脑血管病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