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调查分析输血前检测8项感染性指标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选取进行输血治疗患者共计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研究对象乙型肝炎E抗原检测结果阳性构成比与女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检测结果阳性构成比均明显高于女性(P<0.05)。<60周岁研究对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检测结果阳性构成比均明显高于≥60周岁研究对象(P<0.05);其他指标检测结果阳性构成比均明显低于≥60周岁研究对象(P<0.05)。结论相关感染性指标的检出情况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中有显著差异。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检测可避免输血治疗的盲目性,有效预防相关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杜绝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2.
人体内不仅有十二经脉,而且还有与之相对的奇经八脉,虽然奇经八脉不象十二经脉那样与脏腑有配属关系,但是其同十二经脉一样在人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八脉,即阳维、阴维、阳跷、阴跷、冲、任、督、带八脉。《奇经八脉考》:“张紫阳八脉经云:‘八脉者,冲脉,在风...  相似文献   
3.
肖伶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0):104-105
1认真核对血液标本,了解患者的病史 1.1认真核对血液标本(做到三查七对)是保证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准确无误的前提。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年龄、病室、床号,诊断、采集血样,由医护人员和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校对,绝对不允许患者家属送血样,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样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d之内的,安全输血的关键是准确无误地采集血液并作好标记进行输血前检查。  相似文献   
4.
胸外伤患者,特别是多发肋骨骨折病情多较危重,易致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护理上需严密观察,对伤情做出及时评估,做好周密护理,以挽救患者生命.我科2005年8月~2010年8月共收治胸外伤后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2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2例,男36例,女6例;年龄17~66岁;交通事故致伤38例,摔伤、打伤、挤压伤4例.全组治愈好转40例,治愈好转率95.2%.1例因刀刺伤心脏大血管而死亡,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教师,以前身体较差,年纪轻轻却经常闹胃病、感冒什么的,且骨瘦如柴,互.73米的个头体重却只有50公斤。我非常想使自己的身体强壮起来,经常坚持跑步锻炼,可几年过去了,身体却依然如故。后来经过朋友的劝说(开始我并不相信气功什么的),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了一个"智能气功"培训班。通过1个月左右的培训学习,"气冲病灶"的表现出现了:那天中午集中练习第一遍快要结束的时候,我的胸、腹和背部皆出现不适感并出现了轻微的气短、胸闷现象;接着练习第二遍不到2分钟时,我的整个身躯就象一根棍棒似的硬,头部动也不能动,只…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瘤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组织多肽抗原(TPA)、癌抗原15-3(CA15-3)、癌抗原24 (CA242)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118例肺癌病人、41例肺良性病变病人及42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中CEA、NSE、CY-FRA21-1、CA15-3、CA242的水平. 结果肺癌组血清5项肿瘤标志物含量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及正常组;CEA、CA15-3、CA242在肺腺癌中的水平最离,NSE在肺小细胞癌中的水平最高,CYFRA21-1在肺鳞癌中的水平最高,5项联合检测肺鳞癌、肺腺癌、肺小细胞癌的一项阳性率可分别达97.7%、100%、95.6%. 结论运用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可以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同时对于确定其临床分期和鉴别病理类型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氯胺酮已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的麻醉,具有简便、经济、有效和安全的优点。根据小儿的解部、生理、心理及药理等特点,结合临床分析,笔者有针对性归纳和总结了160例小儿氯胺酮麻醉国术期的护理体会,旨在提高小儿国术期护理质量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实验室资料的回顾性分析与总结,探讨免疫性输血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如何确保输血的免疫性安全。方法对医院实验室近10年共37例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血型血清学检查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和评价,比较3种血型血清学方法的输血前检测在保证免疫性输血安全的作用。结果 37例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样本中因管理方面造成有6例,由于专业技术水平和方法学的原因共31例,辖区内全面推广输血前D抗原及不规则抗体筛查血型血清学试验前后仅4例。1999~2004、2004~2009年这两个5年中,因不规则血型抗体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分别为27例(8.7%)和4例(12.9%)。结论加强输血前血型血清学的检测与管理是保障临床输血免疫性安全和输血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