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药中用"是基于中医理论体系认识西药的中医药属性,再根据辨证原则临床应用西药."西药中用"渊源已久,用中医理论对某一类西药的性味功效进行归纳总结的研究思路,可以使中西医之间更好地相互借鉴、补充.通过论述西药治疗不同中医证型同一疾病的疗效观察、"西药中用"的临床评价方法、"西药中用"的复方配伍、西药的中药药性、基于中医理论探讨西药应用思维模式等内容,提出"西药中用"认识能够有效指导中医辨证使用西药,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定位和联合运用中西药,解决经西医诊疗后患者所出现的各种临床问题,扩展西药的应用范围,选择西药适用人群,整体提高临床个体化和精准化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冠脉搭桥所用的材料(桥血管)常常是选择自体大隐静脉,这是由它的管腔直径与冠状动脉的管径较为接近,取材方便、经济、排异性小等因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属中医学"脉痹"、"脱疽"范畴。本病常由禀赋不足、情志内伤、外感寒湿、饮食不节等,导致阳气不达,脉络瘀阻,肢端脉痹。其病情缠绵,治疗棘手。我院外科研究本病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宁舒洗剂的体外抗菌作用特点。方法:80株细菌全部近期临床分离所得,其中G^ 菌34株,G^-菌46株;采用试管内药液二倍稀释法,测定宁舒洗剂的NIC、MBC,对于产ESBLS的大肠杆菌(耐药菌株)与不产ESBLS的普通大肠杆菌的MIC和MBC进行比较,另外,观察了细菌接种量和药物PH值分别对MIC、MBC的影响。结果:①宁舒洗剂对所有试验菌株均有抑菌作用,对G^ 的作用较好,其MIC50为1:32,而G^-菌的MIC50为1:8。②对试验菌均具有杀菌作用,仍对G^ 的作用较好,其MBC50为1:32,而G^菌的MBC50为1:4。每种细菌的MBC50与MIC50和MIC90等值均十分接近甚至相等。③对于产ESBLS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与普通大肠杆菌相同,MIC50、MIC90、MBC50、MBC90均为1:4。④细菌接种量为10^2cfu/ml的效价均高于10^4cfu/ml。⑤药物PH值为8.0时药物的效价高于PH6.0。结论:宁舒洗剂具有体外抑菌和杀菌作用,对G^菌的作用较好,对产ESBLS的大肠杆菌也具有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老年患者急性下肢动脉缺血介入溶栓及支架置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介入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7年9月-2009年3月通过介入溶栓方法治疗的18例老年下肢动脉缺血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介入治疗过程中及介入治疗后发生合并症、并发症的处理,分析总结介入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本组患者从下肢缺血症状出现到明确诊断时间为4 h~12 d;患者多合并有多系统慢性病.采用动脉内导管溶栓治疗1~3 d,溶栓治疗后对残余病变行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15例治疗过程中分别出现出血、术后发热、肢体再灌注损伤、肺栓塞等.经治疗,3例患者行1~3趾经跖骨截趾术,14例患者保肢成功;1例患者动脉开通后2 d,因再灌注损伤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介入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治疗安全、有效,对此类患者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诊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目前存在中西医病名不规范以及局部病程阶段、病因病机认识、中药治疗及注意事项、预后等方面的问题。应对《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炎》的亚甲炎分类做局部纠正;鉴于糖皮质激素可能高概率引发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延长亚甲炎病程,故推荐西药尽量以解热镇痛药为主;中医病名应首推"瘿毒"或"瘿痛",本病发生的内因是肝胃热盛、肝郁痰凝,从而在特殊时期与风热热毒外侵同气相求,促成对本病的易感和发生发展;中药治疗方面,初发阶段首推疏散风热联合清热解毒之法,按病期中医辨证论治,且内外合治,不可过汗伤正;治愈后不忘避风寒、节饮食、调情志,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从而预防本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7.
《卫生家宝方》是一部仅存抄本残卷、而近年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挖掘整理的南宋中医临床方书著作.该书首次明确记载了"痛渴者""疾之久"会出现"足膝发恶疮、漏疮"这些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同时还记载了与当代糖尿病认识极为吻合的有关消渴病的病因认识、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其他并发症、药物和服用法及禁忌等内容,所载方剂选药及倡导的"益气养阴"法在临床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体质及其与胃病关系的中医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郊区茶坞村的老年人及其它年龄对照组进行整群随机抽样的横断面调查632人。结果表明,老年前期与老年期异常体质较中、壮、青年组明显增多(P<0.01),老年期体质呈现“虚一实三正二”的特点,老年人异常体质较正常体质易罹胃病(P<0.001),老年人异常体质与异常情志相结合较正常人更易罹胃病(P<0.001),老年人胃病燥红质较其它疾病燥红质对肝肾衰老征象的影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1)。  相似文献   
9.
术后小腿按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手术后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简称DVT) ,如治疗不及时 ,常遗留下肢肿胀、色素沉着、溃疡等后遗症。我们在手术结束后立即开始进行小腿按摩来预防DVT ,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8例 2 88条肢体 ,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 135例 ,女 83例。年龄为 2 3~  相似文献   
10.
髂股动脉急性栓塞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仍然是手术取栓,即球囊导管取栓术,但是术后若不进行成功的抗凝治疗,则手术也是徒劳。可以说取栓后患肢能否存活,其关键取决于紧随其后的抗凝治疗是否成功,抗凝无力则立即继发血栓形成,然而抗凝过度则又有全身出血之弊端。另外,治愈后再次栓塞也是临床工作中较难解决的问题,一旦复发则仍需采取上述方法治疗。我们对1例左髂股动脉急性栓塞手术取栓后2年再次栓塞的患者采用经动脉内局部溶栓的治疗方法,使血栓完全溶解后立即用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结果令人满意,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