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探索空气压缩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对机械通气COPD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影响。方法:选取入住ICU且予PB840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36例,采用空气压缩泵接雾化器从360°转向接头远端小孔密闭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10 min,记录雾化开始时及结束后30 min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结果:除3例雾化前后PetCO2值无变化外,其余33例患者的PetCO2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加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可有效降低PetCO2。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评价广西东兰县60年疟疾防治效果。方法收集东兰县各乡镇卫生院1951年—2010年疟疾防治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30年中疟疾病例总数占全县的97.14%,人群年均发病率为1 065.74/10万,疟疾死亡病例42例。疟疾病例最多的1954年发病率达到5 704.29/10万。疟疾病例的诊断98.74%为临床诊断病例。疟原虫种类包括有恶性疟、间日疟和三日疟,1982年在当地居民中发现最后1例恶性疟病例,2000年在当地居民中发现最后1例间日疟病例。80年代开始在流动人口中出现疟疾病例,90年代达到高峰,2008年至今当地无疟疾病例报告。结论东兰县通过长期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但仍需加强流动人口中的疟疾病例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感染性休克危重病患者血乳酸值的影响。方法采危重症患者血标本60例,每例患者同时采5管动脉血标本分别置于4℃(A组,30例)、18℃~20℃(B组,30例)于即刻、15 min、30min、45 min1、h分别测定全血血乳酸(LAC)。采动脉血用电极法测血乳酸值。结果随着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及温度升高动脉血乳酸值逐渐升高,低温存放影响不明显,温度高影响更显著。结论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感染性休克危重病患者的血乳酸值影响显著,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东兰县1991年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防治效果,为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各乡镇卫生院近21年当地居民、流动人口疟疾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其分为1990-1999年段与2000—2010年段进行分组。结果①该县21年间血检量占当地总人口的3.7%,发现疟疾488例,其中当地居民25例(5.1%),流动人口463例(94.9%)。②当地居民疟疾中24例在2000年以前发现,2000年发现l例,此后未发现本地感染病例;流动人口1999年以后也有明显下降。③流动人口2000年以前检出疟疾378例(81.6%),2000年及以后检出85例(18.4%)。其感染地主要是广东、海南、贵州和广西。进入本世纪后疟疾发现病例逐年减少,广东、广西减少最多。结论该县2001年后在当地居民中未发现疟疾病例,说明疟疾得到有效控制,但受到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威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洛赛克片与洛赛克针预防危重病人应激性溃疡效果。方法选取危重病患者163例,随机分A、B两组进行治疗比较。A组82例给予管饲洛赛克片;B组81例给予注射洛赛克针。结果 B组胃液pH值比A组高(P<0.01),但两组SU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赛克片与洛赛克针预防危重病人应激性溃疡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6.
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marneffei,PSM)由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marneffei,PM)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的系统性真菌病,其临床表现复杂且无特异性,极易漏诊或误诊。现将1例以发热、咳嗽及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马尔尼菲青霉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并分析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进行评分,并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舌质紫暗和口唇发绀的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以上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ac和PCT水平均降低,CI水平均升高(P0.05);治疗组Lac、PCT和CI水平变化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中医临床证候和机体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