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污水、食品、粪便等环境中,以及健康人和动物的胃肠道中,是一种条件致病菌~([1-2])。患者外伤后侵入伤口并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入血,菌血症患者可发生严重的血管内溶血而迅速死亡。肝硬化、胃肠道恶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切口较深的重大外伤及糖尿病控制不佳等易发生产气荚膜梭菌感染~([3])。目前产气荚膜梭菌血流感染致死病例罕见,现报道产气荚膜梭菌血流感染致死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TCT)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1 343例,其中临床已病理确诊的宫颈癌386例,宫颈炎555例,CINⅠ269例,CINⅡ/Ⅲ133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TCT法检测细胞病变,同时使用第2代杂交捕获法(HC2)检测高危型HPV-DNA的阳性表达率,并比较2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高危型HPV-DNA在宫颈炎、CINⅠ、CINⅡ/Ⅲ和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6.5%、48.7%、54.9%、72.0%,4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T与高危型HPV-DNA联合检测其敏感性为80.2%,特异性为88.5%,阳性预测值86.7%,阴性预测值81.3%,均比单独检测值有所增高。结论 TCT与高危型HPV-DNA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率,对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新生儿儿红臀病中西医诊治、护理、预防和相关护理管理等文献进行总结,以期为新生儿红臀的临床护理和预防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是由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冬虫夏草菌寄生于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虫,使幼虫僵化,在适宜条件下,夏季由僵虫头端抽生出长棒状的子座而形成,即冬虫夏草菌的子实体与僵虫菌核(幼虫尸体)构成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清蛋白(IMA)、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超敏肌钙蛋白I(TnI-Ultra)联合检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该院健康对照组30例、非缺血性胸痛组(NICP)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57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组21例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19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IMA、NT-proBNP和TnI-Ultra水平并进行比较;记录胸痛发作时间,分析ACS患者胸痛小于3h内与3~6h间各项指标的变化;计算3项指标单独检测及其联合应用对ACS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价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准确性。结果NSTEMI组、STEMI组患者血清IMA、NT-proBNP、TnI-Ultra水平均高于NICP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患者血清IMA和NT-proBNP均值水平在胸痛小于3h组和胸痛3~6h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指标联合应用诊断ACS的敏感度、NPV和准确性均高于任何一项单独检测。结论血清IMA可作为心肌缺血标志物,IMA、NT-proBNP、TnI-Ultra水平变化可反映ACS发病的不同阶段,通过联合检测3项指标可提高ACS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性,对ACS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在恶性肿瘤患者细菌性血流感染(BSI)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1-12月413例在当日同时送检了PCT、CRP、血常规检测及血培养的肿瘤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观察组(211例)与对照组(202例)。将观察组分成革兰阴性菌(G-)组与革兰阳性菌(G+)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PCT、CRP、NEUT%对细菌性BSI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中PCT的特异度最高,CRP的灵敏度最高;观察组的PCT、CRP、NEU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的PCT水平明显高于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和NEU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PCT、CRP、NEU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8、0.796、0.718,G-和G+菌组PCT的AUC分别为0.877和0.767。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细菌性BSI后,PCT、CRP和NEUT%均明显升高,PCT的诊断效能优于CRP和NEUT%,且对于区分G-和G+菌的感染类型具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测PCT、CRP、NEUT%有助于恶性肿瘤患者细菌性BSI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的影响因素,保证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唾液酸酶法对40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检测,以培养方法和线索细胞为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 400例标本中共检出细菌性阴道病阳性45例(11.3%)。在细菌性阴道病阳性标本中只有20例(44.4%)是由于阴道加德纳菌感染所引起,与总体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滴虫、经期血液污染是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的干扰因素,导致细菌性阴道病检测呈假阳性。结论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干扰因素包括:真菌、滴虫、血液。实际工作发现,细菌性阴道病阳性标本同时有真菌或滴虫感染,或分泌物有血液污染时,应对分泌物进行线索细胞查找或采用培养方法确定病原菌的感染类型,便于临床医生有针对性地合理用药,减轻患者感染症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