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四逆散一方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原方是针对"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而设.由于本方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效,后世医家据此而广泛运用于因肝气郁结不疏所致的脚、胁、腹部疼痛等症,均有较好疗效.笔者临床用于多种病症,均收良效.兹举2例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2.
练云明  陈琮 《光明中医》2007,22(12):1-2
通过中医经典著作<内经>的研读,归纳出<内经>"四时"理论在养生保健,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诊断、治疗疾病等方面的论述.<内经>"四时"理论与"阴阳"、"五行"理论一样,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人体生长、生活于自然界之中,自然界春夏秋冬的气候变化必然对人体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古代医家对此作了比较细致的观察,在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的《黄帝内经》之中,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为代表的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阐述了四时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以及根据四时变化而进行养生保健、诊断、辩证、治疗的方法,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时"理论.笔者试就其有关内容,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