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老年性抑郁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虽然其西医对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但中医可大致将其归为“郁证”“百合病”“脏躁”“失眠”等范畴。老年性抑郁有发病率高、病程缠绵、易反复等特点。俞红五主任通过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总结认为该病可大致分为因病致郁和因郁致病,同时提出该病的病机为“气机失调,阴阳失和,肝气郁结,心神失养”。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始终贯穿“调气机、解心结、畅情志”的治疗原则,辨证使用“坛城针法”配合“下三皇穴”,同时辅以导引来治疗老年性抑郁。其中“坛城针法”的穴位组成为小天心穴(双)、太冲穴(双)、丰隆穴(双)及上下1寸各取一穴。该针方通过小天心穴、太冲穴及丰隆穴的“倒马针法”配合使用主要起到调畅气机、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气机一调,心结自解”的治疗目的。“肾精渐衰”“肾气亏虚”是人生、长、壮、老、已中不可逾越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老年性抑郁患者大体总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病程缠绵,病情反复,遂总“以虚为本”。因此“补肾健脾”为老年患者的常用治法,对此辨证配合“下三皇穴”来共奏补益脾肾、培补先后天之本之功。二者配合使用在切中该病病机的同时也通过“补益脾肾”来调整老年人“以虚为本”的...  相似文献   
2.
槐胺碱对皮肤移植大鼠T淋巴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佩  纪丽丽  王晨光  李淑华 《中草药》2001,32(3):230-232
目的:研究槐胺碱(SA)对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以同种皮肤移植大鼠作为动物模型,免疫荧光浊测定T淋巴细胞及克亚群数量;MTT比色法测定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SA减少CD3、CD4细胞数、降低CD4/CD8,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结论SA对移植排斥反应有抑制作用,此作用与其减少T淋巴细胞数量并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黄萍  纪丽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1):1400-1401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大多数化疗药物为化学及生物合成制剂,反复、多次、大剂量静脉冲击化疗造成的机械刺激及高浓度药物对局部的强烈刺激,可导致静脉炎。现对我科1例因静脉输注诺维苯而引起的重度静脉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4种罗非鱼中微量元素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SPSS统计软件,对奥利亚、奥尼、尼罗、吉富4种罗非鱼的微量元素进行定量定性综合评价。在综合评价中,由第1、第2主成分的累计方差的贡献率达到了94.199%,开拓了科学地进行综合评价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5.
心肌梗死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我们在已往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采用微创的方法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家兔心肌梗死模型,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所致家兔心肌梗死与临床上单只冠脉阻塞形成的心肌梗死相似[1].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家兔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新方法——微创法的可行性。[方法]用3%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家兔,采用钝性分离左侧第3~4肋间肌暴露心脏,不剪断肋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阻断冠状动脉血流,造成家兔心肌梗死与临床上单支冠脉阻塞形成的心肌梗死相似。[结果]家兔术后20 min,心电图肢体导联ST段明显弓背向上抬高,心电图R波降低;术后2周M型超声观察室壁运动明显减弱且僵硬。大体观察缺血心肌萎缩变薄,室壁塌陷,颜色明显较周围正常心肌组织浅。[结论]该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构建方法简单,创伤轻,成功率高,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患病率高达20%.根据我国32次全国性高血压病调查显示,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在药物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强调对临界高血压和轻型高血压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并以此作为治疗高血压步骤的第一阶梯.目前已公认的与生活方式有关的高血压致病因素是遗传、肥胖、高盐、饮酒等,而这些多数与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为此,改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就成为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北京儿童医院脓疱疮患儿临床分离A组β溶血性链球菌(GAS)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情况。方法收集北京儿童医院2003—2008年收治的1735例脓疱疮儿童皮损部位分离出的52株GAS菌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9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值;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上述菌株进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基因ermB、ermA和mefA检测以及emm分型情况。结果分离株对四环素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均为100%,MIC>256mg/L;对青霉素、头孢拉啶及氧氟沙星的敏感率高达100%。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基因ermB、ermA和mefA和阳性率分别为92.30%、7.70%和0;分离株的emm分型最常见的为emm12.0(53.85%),emm1.0(36.54%)。结论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脓疱疮儿童GAS感染流行菌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很高,主要耐药机制为ermB编码的23SrRNA甲基化酶导致靶位改变,在北京地区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仍是治疗GAS感染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薯莨块茎脂肪酸和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分析测定薯莨Dioscorea Cirrhosa Lour.块茎中的脂肪酸和挥发油的含量及种类.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结果:从脂肪酸组份中分离出50个峰,鉴定出12种脂肪酸,其中主要成分有9,12-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21.59%)、十六酸(棕榈酸,16.22%)等;挥发油组分中分离出32个峰,鉴定出32种化合物,其中间甲基苯酚、苯酚、2-甲基苯酚含量较高,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26.92%,18.95%,12.12%.结论:对薯莨块茎中脂肪酸、挥发性组分进行了分析测定,为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薯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