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3D-CT重建联合3D打印模型可视化技术在单孔胸腔镜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赣州市石城县人民医院100例行单孔胸腔镜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术前仅通过胸部普通增强扫描制定术前计划,试验组术前基于高精度增强CT扫描,并采用3D-CT重建双肺、肺癌、支气管和毗邻动静脉模型,借助3D打印模型可视化技术打印模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肺功能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1 d后伴有不同程度疼痛;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7 d后肺功能得到提高,且试验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最大自主通气量(MVV)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围术期心律失常、肺部感染、静脉血栓、肺不张、胸膜支气管瘦及术后漏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3D-CT重建联合3D打印模型可视化技术用于单孔胸...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研究在食管癌手术中应用管状胃食管新三角端端器械颈部吻合技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 2015 年 1 月 至 2020 年 2 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50 例食管癌患者为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的单双号进行分组,单数入院的 25 例 为对照组应用管状吻合术治疗,双数入院的 25 例为观察组应用管状胃食管新三角端端器械颈部吻合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 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食管胃吻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胃游离后长度长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 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16.00 %,低于对照组的 44.0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管状胃食管新三角端端器械颈部吻合技术用于食管癌手术中可减少术后吻合口 瘘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基于5 mm胸腔镜+CO2人工气胸微单孔方法行交感神经切断手术在手汗症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手汗症患者20例,随机分为甲组(传统胸腔镜手术治疗,n=13)和乙组(基于5 mm胸腔镜+CO2人工气胸微单孔方法,n=7),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两组无手汗率、轻微手汗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乙组疼痛评分低于甲组,乙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甲组(P<0.05).术前,两组DL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DLO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乙组低于甲组(P<0.05).乙组切口不愈合率低于甲组(P<0.05).结论 应用基于5 mm胸腔镜+CO2人工气胸微单孔方法行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视频及模拟训练在肺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宣教模式,观察组采用微视频的宣教模式,两组均持续护理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术后疼痛程度、肺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术后康复情况、术后疼痛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肺不张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癌患者围术期采取微视频及模拟训练模式,能够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术后疼痛更轻,改善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细胞色素P450酶4F2基因(cytochrome P-450 4F2.CYP4F2)多态性分布,并探讨其与华法林抗凝维持剂量的关系。方法采集112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抗凝已达稳定剂量、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目的范围(1.5-2.5)病人的外周血,采用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CYP4F2 rs2108622基因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探讨华法林抗凝维持剂量与该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在所有的样本中,CYP4F2 rs2108622基因共检出C(73.1%)和T(26.9%)2种等位基因,检出基因有CC、TT和CT 3种基因型,其基因频率分别为54.1%、41.2和4.7%,人群中CYP4F2 rs2108622基因多态性分布在性别和年龄上无差异;TT基因型患者所需华法林维持剂量最高(4.7±0.99)mg/d,其次为CT基因型患者(3.70±0.85)mg/d,最少的是CC基因型患者(2.46±0.75)mg/d。结论中国汉族人群CYP4F2 rs2108622基因位点具有遗传多态性,其基因型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