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验证血小板与胆红素乘以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的比值模型(PBI)对重型肝炎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应用PBI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测算两家医院住院的重型肝炎病例,其中好转存活组患者64例,恶化死亡组患者50例,计算两组病例住院初期、中期、末期的PBI和MELD分值,比较两组患者各期PBI、MELD分值的变化和诊断患者恶化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好转存活组与恶化死亡组在住院初期、中期、末期,PBI计分的均值分别为(19.22±17.83)与(10.36±13.97)、(32.72±29.20)与(7.26±6.25)、(114.22±144.75)与(5.34±4.58),同期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MELD计分的均值分别为(24.28±4.82)与(31.14±7.28)、(20.97±5.85)与(30.96±8.85)、(16.50±5.71)与(34.50±10.3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好转存活组与恶化死亡组患者的PBI和MELD分值变化趋势均呈反向;住院初期、中期、末期,PBI和MELD分值诊断患者恶化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1和0.791,0.818和0.795,0.979和0.887;住院初期,PBI与MELD最佳临界点值预测恶化死亡的敏感度分别为72.00%与80.00%,特异度分别为70.31%与67.19%,准确度分别为71.05%与72.8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5.45%与65.5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27%与81.13%。结论 PBI分值的变化能够良好地反映重型肝炎好转存活与恶化死亡的转变规律,依据PBI变化趋势能良好地预测重型肝炎的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确定HBV感染者的体征、年龄、脾脏厚度、HBV状态积分及其评估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0例做过肝活检的HBV慢性感染者的慢性肝病体征、年龄、脾脏厚度、HBV状态等指标与肝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根据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评估纤维化积分模型,然后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进行分析。结果脾脏厚度、年龄、HBV-DNA与肝病理分级分期的Spearman等级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3995(P0.01)、0.1962(P0.05)、-0.0521(P0.05),慢性肝病体征、性别、e抗原状态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R×2表线性趋势分析的χ2值分别为76.702(P0.01)、14.931(P0.01)、4.0721(P0.05);慢性肝病体征、病毒状态、脾脏厚度、年龄与肝硬化相关的条件logistic回归系数分别为1.6101(P0.01)、0.9256(P0.05)、0.4437(P0.01)、0.5251(P0.01),依据回归系数设计各指标积分份额而建立的积分模型诊断肝硬化(S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485,临界值诊断肝硬化的敏感度为60.16%,特异度为75.68%,准确度为70.95%,阳性预测值52.03%,阴性预测值81.25%,阳性似然比2.47,阴性似然比0.53;低积分者78.31%是轻度肝纤维化,高积分者65.63%是肝硬化。结论以慢性肝病体征、病毒状态、脾脏厚度、年龄指标建立的积分模型对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格检查慢性肝病体征对评估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者肝病理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362例肝活检的HBV慢性感染者慢性肝病体征阳性、阴性以及阳性者单项、多项存在情况,比较各组的肝组织炎症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计算慢性肝病体征阳性与阴性判断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曲线下面积。结果体征阳性组和阴性组各181例,2组在各肝组织G及S分布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多项体征阳性147例,单项体征阳性34例,多项体征阳性组与单项体征阳性组在各G及S分布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体征阳性组≥G2者178例占98.34%,≥S2者174例占96.13%;体征阴性组≤G2者142例占78.45%,≤S2者167例占99.27%;慢性肝病体征阳性与阴性判断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8和0.919。结论慢性肝病体征的阳性与阴性对判断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敏感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梧州市区首次发生登革热流行的临床特征。方法对该院收治的60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0例患者中,属本土发病患者47例(78.33%),输入性患者13例(22.67%),全组患者呈急性发热起病,热程3~7 d,平均4.92 d,出现皮疹36例(60.00%),白细胞(WBC)减少56例(93.33%)例,中性粒细胞(NEUT)减少55例(91.67%),血小板(PLT)减少45例(75.00%),无红细胞压积(HCT)升高病例;重症登革热发生率为8.33%,全组患者平均住院(4.13±1.75)d,全部临床治愈出院。结论地处亚热带的广西各地,可能存在着登革热隐性感染者或隐性疫源,应该重视和加强监测;及时定点集中治疗、密切监测、防蚊灭蚊是有效治疗患者和控制疫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