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药物流产不良反应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药物流产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发生率,笔者分析了200例药物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利湿消症经验方内服、外敷辨证治疗湿热瘀阻证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湿热瘀阻证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并分别实行"利湿消症经验方内服、外敷辨证治疗"与"米非司酮加甲氨蝶呤联合治疗"。为两组患者对比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治疗后的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米非司酮加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利湿消症经验方内服、外敷辨治对异位妊娠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70例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抽取单双数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对照组(n=35)。观察组采取垂体后叶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比两组出血量、止血时间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两组产后出血量、止血时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57%、40%,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患者通过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并能减少出血量,在短时间内实现止血的目的,控制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