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小儿厌食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厌食症,又名恶食。是指小儿食欲不振,或食欲减退而言。  相似文献   
3.
葛根连梅汤治疗小儿湿热型腹泻16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葛根连梅汤治疗小儿湿热型腹泻166例秦仁生江苏省泰州市刁铺医院(泰州225423)腹泻,为儿科常见病之一。其证型虽多,而以湿热泻为最常见。按初宜调中分利,有食积则消导,有湿热则清利,泻久宜升提,滑则需固摄的治疗原则,笔者以自拟葛根连梅汤治疗小儿湿热型...  相似文献   
4.
先父秦廉泉老中医于儿科临床配伍用药,每悉心推敲,贴切细腻。兹择其经验一二,以供同好。胆星配僵蚕化痰散结治顿咳顿咳又名百日咳,乃由时邪束肺,蕴痰伏络,肺金失其生克制化,肝火偏旺,又反侮肺金所致。先父治疗此病,主张不但要治其肺,而且要治其肝;不仅要治其气,且需要治其血。他每以胆星、僵蚕配治之。尝谓:胆星辛开,专主经络风痰、顽痰,不同于一  相似文献   
5.
秦仁生 《河北中医》2000,22(5):368-368
小儿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危重急症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急,肺部听诊可闻及中小水泡音,重症病例出现鼻煽、口周青紫、明显三凹征,甚至出现休克等危象,X线摄片示肺部有斑片状或大片状浸润阴影。兹将辨证治疗小儿肺炎体会简述如下。1 宣肺祛邪,宜佐鱼腥草、金荞麦 小儿肺炎初期多由感受外邪而致,其外邪不外风寒、风温两端。外邪袭肺,则肺气郁闭而宣肃功能失司,临床可见发热、咳嗽、气急等症状。治宜宣肺祛邪为先。药宜选用麻黄、杏仁、桔梗、牛蒡子等,酌配化痰理气之品。若已呈卫气同病或气分热盛之证,则用麻杏石甘…  相似文献   
6.
柴芩石膏汤治疗小儿外感高热泰州市刁铺医院(225423)秦仁生1方剂组成柴胡5g,黄芩5g,生石膏(先煎)15~30g,淡竹叶6~10g,荆芥6g,防风6g,蝉衣6g,银花10g,连翘10g,钩藤(后下)3~5g。若咽喉肿痛加板蓝根10g、马勃5g;...  相似文献   
7.
在儿科,早有用大黄治疗“小儿寒热时疾”、“小儿诸热”的记载。如宋代著名儿科医家钱乙所创的“三黄丸”,《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的四顺清凉饮子,方中皆以大黄为主。其意在于泄热祛毒,使邪有出路,从而达到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之目的。石膏为清解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凡见高热、汗出、烦渴以及肺热咳嗽、热毒发斑等证,皆可以治疗之。两药一为苦寒,一为甘寒,其力虽猛,然有病则药当之,相互伍用,尤能直折阳明  相似文献   
8.
<正> 先父秦廉泉业儿科60余年,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小儿泄泻的辨证用药颇能切中肯綮。我在临床中本着他教导的方法,每有得心应手之效。现整理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咳嗽为儿科常见病证。无论是外感,或者是内伤所致之肺失清肃而壅遏不宣皆可发生。证虽轻浅,而治之非易。因此,古有“诸病易治,咳嗽难医”之说。陈光祖老中医祖传儿科,业医四十余载,对小儿咳嗽之辨治颇有心得。兹简介如下,以示一斑。  相似文献   
10.
<正> 秦廉泉老中医,擅长儿科,积有丰富经验。尤其对小儿哮喘,遵古而不泥古,注重求实审因,常用疏邪、化痰、通腑、祛瘀、补虚等法,收效颇佳。将其经验简要介绍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