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超声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2018年1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AVF狭窄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超声下PTA治疗,收集纳入对象的基线资料以及围术期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前后透析血流量、狭窄处血管内径变化,统计临床成功率、技术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初级通畅率、次级通畅率以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内瘘再狭窄发生率。结果 技术成功率为97.61%(41/42);临床成功率达97.56%(40/41);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94.59%35/37)、78.38%29/37)、62.16%23/37)、51.35%(19/37);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次级通畅率分别为100.00%(37/37)、97.30%(36/37)、91.89%(34/37)、86.49%(32/37);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51%(5/37);术后6个月再狭窄率为21.62%(8/37),术后12个月再狭窄率为48.65%...  相似文献   
2.
钟悦  秦玮珣  王志婕  袁青  祝文婷  张宇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4):17-20,后插2
目的 系统评价针灸治疗卒中后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CBM,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发表的针灸治疗卒中后失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9年10月,并由2名研究者对每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和...  相似文献   
3.
正1技术背景介绍胸腔镜微创手术已成为早期肺癌外科手术的首选方案~([1])。多孔胸腔镜手术至今仍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肺癌微创手术方式~([2])。但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外科医生可以把打孔数量减少到单孔,进一步减少患者创伤。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只作一个长约3 cm的小切孔,所有手术设备包括胸腔镜、手术器械均经过这一个小孔完成肺癌手术~([3])。该技术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康复快、手术疤痕小等  相似文献   
4.
磷霉素于1969年在西班牙被发现,至今在临床上已经使用了四十多年,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磷霉素对多种革兰阳性(G^+)菌和革兰阴性(G^-)菌包括部分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G^-菌(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enterococcus, VRE)都保持着较高的抗菌活性。因其作用机制独特,与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碳青霉烯类等抗生素联用有协同作用,同时还具有不良反应少、耐受性良好、价格低廉等优点,近年来磷霉素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Waterlow压疮危险评估量表的集束化护理对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1日~2020年5月31日收治的61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基于Waterlow压疮危险评估量表的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2个月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Waterlow压疮危险评估量表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胸外科手术患者,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在回顾红外热成像技术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无创、安全性高和无侵入性的检验技术可以对围绝经期患者进行全面的定量(温度)与定位分析,从而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针灸的临床疗效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借助红外热成像图的优势探索针刺对该病红外热成像的影响,从红外热成像图表现的特异性探索围绝经期作用机制,促进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的可视化、客观化与针灸影像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