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改内容很多,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仅就老年护理这一改革的重点领域论述我国改革的一些成效,总结国、内外的有关经验,分析我国当前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为下一步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我医院开展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分析我院自2008年12月~2009年10月87例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无并发症,无手术死亡,全部病例均无切口感染,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4~9天,平均5天。结论:只要术者有较为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术前充分评估手术难度,选择好手术时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在基层医院行LC治疗是安全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疏肝利胆汤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7例,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38例,腹腔镜术后予以西药治疗;研究组39例,腹腔镜术后予以疏肝利胆汤治疗。比较1周后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恶心呕吐、疼痛及发热等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恶心呕吐、疼痛及发热等症状改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术后联合使用疏肝利胆汤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小切口手术在胆囊切除术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就诊的80例需实施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实行腹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B组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术中出血少、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天数缩短,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时B组有缩短手术时间的趋势,但不存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腹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拥有明显的优势,应当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石珩  黄秋燕  朱翠萍  汤绍辉 《广东医学》2014,35(15):2326-2326
患者,男,33岁.因反复发热3d,加重伴呕吐、腹痛、腹泻1d于2013年10月8日入院.患者诉3d前因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伴头晕、畏寒怕冷、乏力、口干、咽痛,自测体温38℃,予以退热等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于1d前上述症状加重伴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并出现右下腹隐痛,解黄色水样便2次,约100 mL.至外院予以物理降温、抗感染等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起病以来,睡眠、精神欠佳,小便如常,近8个月体重下降10 kg.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二甲双胍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d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对综述性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二次检索,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15年3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根据检索策略进行文献检索,提取文献资料主要包括第一作者、发表时间、研究类型、暴露因素(二甲双胍的使用)、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校正因素、随访时间。以NOS(Newcastle-Ottawa scale)评分法评价文献质量,≥7分为高质量文献。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包括9个独立研究,NOS评分均≥7分。总体分析显示,与其他降糖药相比,二甲双胍治疗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发生风险降低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4,95%CI(0.47,0.87),P=0.004〕。亚组分析显示,与磺脲类组、胰岛素组相比,二甲双胍治疗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发病风险分别降低51%及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9,95%CI(0.36,0.66),P<0.001;RR=0.47,95%CI(0.39,0.57),P<0.001〕。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可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将11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3组,Ⅰ组(35例)在急性胆囊炎发作24~48 h内手术,Ⅱ组(36例)在48~72 h内手术,Ⅲ组(39例)72 h后手术。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Ⅰ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补液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Ⅱ组、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胆囊炎发作48 h内实施LC,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中国癫痫患儿丙戊酸群体药动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法建立癫痫患儿丙戊酸群体药动学模型,为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04至2008年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并应用丙戊酸常规治疗的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血药浓度数据、生理指标及与其他抗癫痫药联合用药情况。采用NONMEM法建立丙戊酸群体药动学模型,采用一级吸收和消除的一房室模型拟合丙戊酸的药动学过程, 吸收速率常数固定为1.9·h-1,个体间变异用对数模型,采用个体间变异和残差变异有交互作用的一级速率条件算法计算。考察生理和联合用药对表观分布容积(V/F)和相对清除率(CL/F)的影响。模型验证采用200次bootstrap法。结果纳入癫患儿321例,收集血药浓度数据点390个,每例患儿采样1~5个。丙戊酸单药治疗115/321例(35.8%),与其他抗癫药合用206/321例(64.2%)。年龄中位数为1.8(0.1~13.6)岁,体重中位数为11.5(2.6~84)kg,丙戊酸剂量为30.8(4.8~88.9)mg·d-1·kg-1。患儿年龄,与氯硝西泮、卡马西平或苯巴比妥合用均是丙戊酸 CL/F的影响因素。模型的参数为:CL/F=0.223·(Age/1.8)0.353·1.22CLO·1.36LEI,V/F=13.0·(Total body weight/11.5);与氯硝西泮合用,CLO=1,否则为0;与卡马西平或苯巴比妥合用,LEI=1,否则为0。与氯硝西泮合用可增加丙戊酸 CL/F约22%,与卡马西平或苯巴比妥合用可增加丙戊酸 CL/F约36%。最终模型较基本模型可降低CL/F的个体间变异(34.3% vs 51.5%)。Bootstrap法的验证结果与模型计算值相符。结论建立的丙戊酸群体药动学模型有一定代表性,可为采用Bayesian法进行个体化给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症状不典型的儿童急性肠套叠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不典型儿童急性肠套叠的诊治体会。方法 14例患儿均在发病24h内经B超扫查和空气灌肠确诊、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经空气灌肠1次复位成功,顺利康复出院。1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a,无1例复套病例发生。结论对以阵发性哭闹不安就诊、拒乳,特别是伴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首诊医生必须想到肠套叠的可能,尽早采取腹部B超扫查及在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及时复位治疗。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现就我院几年来用自拟方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体会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集3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有突发上腹疼痛,腹胀,伴恶心,呕吐,发热等病史。血尿淀粉酶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B超及CT提示:胰腺体积不同程度增大,轮廓不清,密度不均等改变。其中男23例,女8例,年龄21~58岁,病因:胆源性14例,饮酒12例,无明显原因5例。中医根据舌脉象辩证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