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89年6月~1992年8月,我们以自拟复方淫羊藿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复制型患者84例,同期随机采用护肝冶疗66例为对照。系统观察了复方淫羊藿汤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HBV效应。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来源 全部病例为本院传染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治疗,治疗组84例,平均年龄30.8岁;对照组66例,平均年龄29.6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给予口服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治疗,两组均治疗48周.同时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及综合护肝、降酶等对症支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病毒学应答情况及血糖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白蛋白(Alb)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DBil、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lb水平和病毒学应答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增强肝糖原代谢能力,更好的控制血糖,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抗肝纤冲剂对猪血清所致的免疫损伤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学影响.方法 将75只雌性Balb/c小鼠分为5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秋水仙碱治疗组,抗肝纤冲剂低剂量组,抗肝纤冲剂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腹腔注射猪血清的方法制备肝纤维化小鼠模型.造模的同时分别用药物对小鼠进行干预治疗7周.7周末处死小鼠,取血、肝脏及脾脏.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肝功能指标;肝组织固定、切片、HE染色,于光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 药物治疗组的小鼠一般状况有所改善,死亡率降低.抗肝纤冲剂治疗组与模型组、秋水仙碱组相比,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显著降低(P<0.01,P<0.05);肝组织的病理学显示,抗肝冲剂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肝细胞炎症减轻.结论 抗肝纤冲剂可以显著减轻免疫损伤小鼠肝纤维化的肝组织的病理学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组织病理学、肝内Ⅳ型胶原(CIV)免疫组化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诊断的相关性.方法 对104例CHB患者进行了肝组织病理学,肝内CIV免疫组化检测及病理图像定量分析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CIV、PCⅢ及HA)的同步检测.结果 慢性乙肝肝内CIV及血清CIV、PCⅢ和HA检测值均随肝病理损害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经相关分析,其r值分别为0.995、0.985、0.980, P均<0.01.结论 [1]肝内CⅣ与血清CIV、PCⅢ、HA检测可作为肝纤维化诊断的重要指标;[2]CHB患者肝窦内CIV的检出,为血清CIV的检测提供了病理学的证据;[3]CHB患者肝纤维化的程度,随肝损害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5.
对10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活检组织作Ⅳ型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P法,试剂盒为美国Zymed公司产品。用日本OlympusBx50302E01光镜,MPIAS500型多媒体彩色全自动病理图文分析系统,求出组织切片上的Ⅳ型胶原所占面积百分比。按病理组织学病变程度将10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拉米夫定(LVD)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病程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70例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过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LVD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ALT、TBil、Child-Pugh评分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死亡率8.57%,低于对照组42.86%,观察组HBV-DNA阴转率97.06%,高于对照组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LVD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利于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阻碍病情进展,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肝纤冲剂对免疫损伤肝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雌性Balb/c小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秋水仙碱治疗组,抗肝纤冲剂低剂量组、抗肝纤冲剂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制备肝纤维化小鼠模型。造模的同时分别用药物对小鼠进行干预治疗7周。7周末处死小鼠,免疫荧光检测肝组织中的TGF-β、Smad2/3和Smad6/7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肝组织中的TGF-β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小鼠肝组织中的TGF-β、Smad2/3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少,Smad6/7表达量多;模型组小鼠的肝组织中TGF-β、Smad2/3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加,而Smad6/7表达量减少;抗肝纤冲剂干预治疗后,肝组织中TGF-β、Smad2/3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有减少的趋势,而Smad6/7表抗肝纤冲剂通过抑制TGF-β的分泌,降低Smad2/3的磷酸化水平,起到抑制Ⅰ型胶原的蛋白分泌的作用。达量又趋增加。结论抗肝纤冲剂通过抑制TGF-β的分泌,降低Smad2/3的磷酸化水平,起到抑制Ⅰ型胶原的蛋白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肝内Ⅳ型胶原(CⅣ)及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CⅣ同步检测的相关性及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104例CHB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肝组织病理学、肝内CⅣ免疫组化及血清PCⅢ、HA、CⅣ的检测.结果:①病理学诊断属CHB轻度者74例,中度21例,重度9例;②中医辨证分型:属肝郁脾虚型56例(53.88%)、肝胆湿热型3例(2.85%)、肝肾阴虚型14例(13.46%)、脾肾阳虚型5例(4.81%)及瘀血阻络型26例(25.00%);③CHB轻度组,中医辨证以肝郁脾虚型为主,占71.62%(53/74);中度组以瘀血阻络型为主,占66.66%(14/21);重度组病例均属瘀血阻络型.④依中医证型肝内CⅣ免疫组化检测,瘀血阻络型肝内CⅣ检测值显著高于其他各型(P<0.01);⑤血清PCⅢ、HA与CⅣ检测值瘀血阻络型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型(P<0.01);⑥肝内CⅣ检测值与血清PCⅢ、HA和CⅣ检测值比较,呈明显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995,0.993,0.984;均P<0.01).结论:CHB患者肝组织病理、肝内CⅣ免疫组化及血清PCⅢ、HA、CⅣ同步检测与中医证型间有显著相关性,对指导CHB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肝脏病理改变、肝内Ⅳ型胶原含量的关系。方法:对104例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诊断,并行肝内Ⅳ型胶原免疫组化检测及病理图像定量分析和中医分型。结果:①104例患者病理诊断分型,轻度74例,中度21例,重度9例;②104例患者中医分型为肝郁脾虚型56例,肝胆湿热型3例,肝肾阴虚型14例,脾肾阳虚型5例,瘀血阻络型26例;③病理分型轻度者以肝郁脾虚型为主(71.62%),中度者中瘀血阻络型占66.67%,重度者9例均为瘀血阻络型;④肝郁脾虚型患者肝内Ⅳ型胶原含量最低,肝内纤维化程度轻;瘀血阻络型患者肝内Ⅳ型胶原含量最多,肝内纤维化程度最重(P<0.01),其余3型介于两者之间,肝内Ⅳ型胶原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以肝郁脾虚型为主,随着肝损害加重,瘀血阻络型逐渐增加,因此,对慢性乙型肝炎轻度者要注重疏肝健脾,对中、重度者要注意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10.
在人工肝研究领域,血液灌注、血浆置换等技术和方法被称为非生物人工肝,系主要通过其机械性血液净化原理清除患者体内的毒性物质,达到治疗肝衰竭的目的.研究发现,熊去氧胆酸具有拮抗巯水性胆酸的细胞毒性作用,促进内源性胆汁酸排泄并抑制其吸收,抑制细胞凋亡、抗氧化、调节免疫和抑制炎症等作用.本研究对血液灌注和血浆置换两种典型非生物型人工肝联合熊去氧胆酸,通过清除重型肝炎患者体内的损肝物质达到改善肝脏功能进行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