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是影响妇女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目前西医以激素替代治疗(HRT)为主,但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及危险性,且部分妇女存在使用禁忌[1]。笔者采用针刺结合走留罐技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科围绝经期专科门诊就诊的患者80例。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巨大 儿可致软产道裂伤、肩难产、手术产增加等,胎儿生 长受限影响胎儿发育、增加围产儿死亡率。本研究 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探讨孕前体质指 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分娩BMI与新生儿出生 体质量的相关性,以了解BMI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 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灸配伍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对产后盆底肌肉及组织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方法:2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甲组80例产后进行正常的随访,乙组80例进行产后盆底肌肉功能锻炼,丙组80例采用盆底针灸治疗配伍产后盆底肌肉功能锻炼。3组于产后3月进行产后盆底肌肉(耻尾肌)肌力及脏器脱垂情况的评估。结果:治疗后乙组、丙组产后盆底肌肉的恢复较甲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丙组配伍针灸治疗效果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丙组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甲组和乙组的85.0%和47.5%,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配伍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有利于产后盆底肌肉及脏器功能的恢复,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刘松君  陈琳琳  石吟  朱光  潘炳  毕蓓蕾  吕雯 《浙江医学》2022,44(7):733-736,741
目的 比较不同宫颈软化方法在绝经后患者宫腔镜手术前宫颈扩张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行宫腔镜手术的绝经后女性患者105例,分3种方法行术前宫颈软化.其中31例患者采用卡前列甲酯栓(商品名:卡孕栓)1 mg术前30 min塞阴道,为卡孕栓组;39例患者采用宫颈扩张棒(术前60...  相似文献   
5.
蒋亦  吕雯  刘松君  石吟 《浙江医学》2022,44(24):2635-2638
目的 观察改良式宫颈切除术治疗绝经后宫颈极度萎缩宫颈上皮内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8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妇科收治的绝经后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80例,因宫颈极度萎缩、手术困难而采用改良式宫颈切除术。观察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前及术后病理符合情况、二次手术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80例患者中55例宫颈直径为1~1.5 cm,采用宫颈锥切术及改良式2针法缝合宫颈;另25例宫颈直径<1 cm,采用宫颈截除术及改良式4针法缝合宫颈。宫颈锥切术患者、宫颈截除术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33.93±9.36)、(38.20±9.5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40±3.74)、(6.56±3.69)ml,术后住院时间(3.53±1.07)、(3.44±0.87)d,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分别为(11.67±3.34)、(11.52±3.28)d。宫颈锥切术患者、宫颈截除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术中无一例发生周围脏器损伤,术中及术后无一例发生大量出血。术后仅2例行进一步手术,其中1例术后病理提示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