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现将我院门诊病历中46~60岁男、女患者各290例,有心电图ST—T改变统计分析,从而探讨更年期男女ST—T改变的差异及其治疗。  相似文献   
2.
孙国华  田芃 《药学进展》2001,25(6):373-375
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强效的抗菌作用,随着临床广泛应用,由其引发的不良反应日趋显现,现将国内外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1999年 7月~ 2 0 0 1年 1 0月 ,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量肝素 ( 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参照 1 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1] ,选择发病 48h内住院的急性脑梗死病人 1 2 0例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定位体征 ,无抗凝禁忌症 ,均作颅脑 CT检查确诊。按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三组 :A组 40例 ,男 2 4例 ,女 1 6例 ,平均年龄 61岁 ;B组40例 ,男 2 2例 ,女 1 8例 ,平均年龄 5 9岁 ;C组 40例 ,男 2 3例 ,女 1 7例 ,平均年龄 62岁。三组病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头穴丛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阿尔茨海默病伴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1例)。两组均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联合头穴丛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并记录两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康奈尔痴呆抑郁量表(Cornell scale for depression in dementia, CSDD)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的评分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优于对照组的7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D和CSDD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MMSE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3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头穴丛刺联合常规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状疗效优于单纯常规针刺治疗,可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抗大鼠心律失常作用的效果和机理。方法大鼠分为4组:模型组、稳心颗粒低剂量组、稳心颗粒中剂量组、稳心颗粒高剂量。分别采用乌头碱、氯化钡、心肌缺血再灌注致大鼠心律失常3种动物模型,以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观察心电图的相关指标,记录并分析心电图曲线。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稳心颗粒能延长乌头碱诱发的各种室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P<0.05,P<0.01),推迟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发生时间并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P<0.05,P<0.01),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性心律失常ST段抬高的程度和心律失常Mest评分。结论稳心颗粒可对抗乌头碱、氯化钡、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的实验性大鼠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8例UAP患被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基础上,A组加用LMWH,B组加用安慰剂生理盐水。结果:A组近期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 心电图ST-T改善方面明显优于B组(P<0.01),且A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的主要指标较之B组有明显改善(P<0.05)。A组2例出现注射部位瘀斑。结论:LMWH治疗UAP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调理脾胃灸法对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来源于3个透析中心的109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采用西医规律血液透析加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纸管贴穴灸疗器于足三里、三阴交两穴施灸,每周治疗2~3次,4周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随访3个月。应用肾脏疾病生存质量专用量表(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KDQOL-SFTM1.3)在治疗前、治疗后、随访结束后分别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其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83.62±13.27vs 79.32±22.17)、一般健康(58.88±20.24vs 48.82±20.89)、活力(77.07±15.56vs 70.59±22.61)3个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在躯体功能、一般健康、活力、症状与不适4个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提高(均P0.05)。随访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一般健康、情感健康、社交功能、活力、肾脏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认知功能等7个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结束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在活力、症状与不适、认知功能3个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提高(均P0.05)。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及随访后全部19个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调理脾胃灸法可在躯体功能、一般健康、活力3个领域改善透析患者生存质量,随之对患者的心理产生有益的影响,进而改善情感健康、社交功能、肾脏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认知功能等领域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QT离散度(QTd)是指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之间最长QT与最短QT间期的差值。JT离散度(JTd)是指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之间最长JT与最短JT间期的差值。它们均能反映心室肌复极化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并可作为心脏病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指标,亦可作为心肌缺血的指标。本文研究高血压左室肥厚(LVH)与QTd、JTd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