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五、养阴保津是治疗温病时必守的法则吴氏在温病条辨的条文中或自注中,前前后后化了很大的篇幅论述什么情况下伤阴,什么原因下乏津,什么条件下养阴,什么药物增液等等,其目的无非是阐述温病的养阴保津法则。吴氏认为温病的特征为“温证”“热证”,“热甚”则伤人之阴液而表现“伤阴乏液”证,以此、养阴保津则成为温病的治疗法则。在“养阴  相似文献   
2.
腹泻是一个症状,通常指排粪次数增加及粪质稀薄而言。中医文献中对腹泻虽作过详细的描述,主要是根据病之缓急、病程之久暂,如“暴泻”“久泄”;粪质之形色改变如“溏泻”“鹜泻”等等来命名。这里,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泄泻是怎样发生的?内经阴阳大论:“湿胜则濡泻”,又云:“春伤于风,夏生飱泻”,王冰认为湿胜则脾土受伤,或风木之邪内干脾土。故平治会粹云:“泄泻者,水湿所为也,由湿本土,土乃脾胃之气也,得此证者,或  相似文献   
3.
温病条辨乃讨论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的一类热性疾病。和伤寒论一样,均为描述热性病的辨证和施治问题。温病条辨中所讨论的热性疾病是“温病”。关于温病,伤寒论中就有这样的记述:如“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睡眠,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相似文献   
4.
瘧疾是经过按蚊或瘧蚊刺咬人体被瘧原虫感染而发生的传染病,少数由输血及先天胎盘传染。其临床特征为阵发性的发冷、寒战、高热、出汗、脾大、贫血、白血球减少等症状。引起人发病的瘧原虫有四种,①间日瘧原虫,②三日瘧原虫,③恶性瘧原虫,④卵型瘧原虫。临床上将瘧疾分为间日瘧、三日瘧、恶性瘧三种。早在公元前二千多年,我们伟大的祖先已认识了瘧病。如周礼天官内记载:“……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瘧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此外,礼记月令中说:“孟秋行夏令,民多瘧疾”。永生通天论中说:“夏伤於暑,秋为瘧疾”。由於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我们的祖先只能凭借瘧疾临床症状特征及流行病学去判断瘧疾,而不可能从显微镜  相似文献   
5.
四、以“温热”、“湿温”为例来讨论温病辨证施治的基本法则:前已述明“温热”及“湿温”是本书的两大纲,故作者以“温热”、“湿温”为例来讨论温病证治的基本内容。我们知道温病以三焦立论,在临床经过中是按三焦(上焦→中焦→下焦)传变(但不一定都传变),在传变过程巾可以发生“转化”,这些均于前面已加讨论而再重申者,乃引以为例,说明作者是根据此原则来探讨温病证治的。“温热”和“湿温”,各可分为病在上焦,病在中焦和病在下焦;上、中、下焦各有一定的临床表现——主证,从现代医学观点来分析温病各个阶段的主证,基本上  相似文献   
6.
结核病系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结核菌可通过呼吸、消化道、或皮肤侵入人体,它又可经血循、淋巴、枝气管等途径播散至全身各器官。因之,而成为临床常见的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为此,有必要讨论一下有关中医对结核病的治疗认识问题,以增加治疗内容。当然根本问题还在於“预防为主”。祖国医学文献中并无“结核病”之特有病名,但从许多医书中描写的如“劳疗”、“虚劳”、“肺劳”、“痰劳”、“风劳”、“蓐劳”、“花颜劳”、“奔马劳”、“虚损”、“鬼注”、“尸注”、“传疰”、“劳疰”、“肺痿”、“马刀”……等病的症状来看,很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