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住院分娩是妇幼保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产妇和新生儿平安渡过分娩期的主要措施,尤其是高危孕产妇,必须采取住院分娩。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产科出血等严重威胁母婴生命的各种因素,处理难产,降低新生儿疾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婴平安。近几年,笔者通过对我县基层妇幼保健工作年终考核发现,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明显低于城镇,严重地威胁着母子平安。农村孕妇受多种因素影响,仍然采取非住院分娩的方式,潜伏着各种危险因素,从根本上说也是我县孕产妇死亡率缓慢下降(甚至有时出现反弹现象)和新生儿疾病高发的直接原因,从而给妇幼保健…  相似文献   
2.
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繁殖时产生的外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根据其抗原性不同,分为A、B、C、D、E、F和G型,其中仅A、B、E、F型能引起人类中毒[1]。C型肉毒素(Bo-tulintypeC)是由C型肉毒梭菌产生的一种高分子蛋白质毒素[2],由两...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确定目前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白内障不同的临床表型,评价不同家系之间和家系内不同个体之间先天性白内障障表型的变异。方法收集东北地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白内障大家系。所有患病个体经眼科及全身检查,除外眼外其它疾患。结果共收集先天性遗传性白内障大家系六个,203人,其中61人患病。形态学上分别表现为核性、圆盘状、板层、粉尘状。结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白内障不同基因可有相同的临床表型,在不同家系间表型有不同.同一家系中不同个体间也有不同。这进一步揭示了基因的遗传异质性、变异性。  相似文献   
4.
托幼机构卫生监督是国家授权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托幼机构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情况进行的强制管理,是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按照全国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情况调查样表,由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妇幼保健业务人员组成调查组,依照<托幼园(所)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和<甘肃省托幼园(所)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对托幼园(所)进行了一次督查,旨在改善和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托幼机构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小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血、尿、粪常规,血糖及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无明显变化.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小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优于单用小剂量奥美拉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A型肉毒素是一种肉毒梭状芽胞杆菌产生的神经毒素,在我国的应用已有近20年。临床实践和前期研究均证实了A型肉毒素在治疗皮肤皱纹、瘢痕、腋窝多汗征、腋臭、色汗症、汗腺囊瘤、汗疱疹、反向银屑病、家族性良性天疱疮、雷诺综合征、疱疹后神经痛和慢性单纯性苔藓等方面的应用潜力。本文旨在综合分析A型肉毒素在皮肤科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染色体异常在中国东北地区不良孕产夫妇中的分布类型及其与不良孕产的关系.方法 对来自辽宁省生殖健康重点实验室的2158对不良孕产夫妇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普通G显带方法分析细胞核型,必要时采用C或R显带方法.结果 在2158对不良孕产夫妇中发现染色体异常137例,异常率为3.17%.其中数目异常3例,结构畸变134例.结构畸变中分别为相互易位90例,罗迫逊易位34例,倒位9例,缺失1例,经中国医学细胞遗传学国家培训中心(湖南)鉴定,43例为国内外首次报道.染色体异态378例,异态率8.76%.结论 在中国不良孕产夫妇中发生的染色体异常主要是染色体结构畸变,异常类型复杂、多样,其中染色体相互易位和罗迫逊易位所占比例最大,并呈现出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染色体异常率也增加的趋势.同时,染色体异态在不良孕产夫妇中发生率较高.细胞遗传学分析是不良孕产夫妇病因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INTRODUCTIONChildhoodisthekeyforchildrendevelopmentandintelligence.Childrenamblyopiaiscommon,multiple.Correctionvisionofsingleeyeorbotheyesisbelownormalvalue,functionofbotheyesisnotcomplete,fine3Dvisionisdeficientforamblyopiawhichwillaffecttheirjob,lifeandstudying.Familytherapyisanimportantpartforvisionprotectioninchildren.Inthisstudy,familytherapycombiningdoctor'sinstructionwasusedtocorrectamblyopia.MATERIALSANDMETHODSMaterial1999-05/2000-05,76child…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活化并表达不同强度CD25的CD4细胞的表型特征和功能特点.方法依据CD25的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将9例行初次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的外周血CD4~+ T细胞分为CD25~-、CD25高表达(CD25~(high))和CD25低表达(CD25~(low))3群,并比较3群细胞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表达强度.经免疫磁珠法和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分选试剂盒分选得到受者外周血CD4~+ CD25~-、CD4~+ CD25~(high) T细胞,分别作为反应细胞,以Co~(60)γ射线照射灭活的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作为刺激细胞,建立体外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系统.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系统中IL-2 mRNA的表达.结果 在肾移植术后受者3群细胞中,FoxP3的表达以CD4~+ CD25~(high)细胞最高(93.7%±3.58%),其次是CD4~+CD25~(high)细胞(16.4%±6.8%),CD4~+ CD25~-细胞最低(1.8%±1.1%),三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TLA-4表达以CD4~- CD25~(high)细胞最高(80.8%±7.9%),其次是CD4~- CD25~(low)细胞(22.9%±6.5%),CD4~- CD25~-细胞最低(4.1%±2.4%),三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CD4~- CD25~(high)细胞受移植抗原刺激后不表达IL-2 mRNA;按照1:2比例加入CD4~- CD25~(high)细胞后,CD4~-细胞表达的IL-2 mRNA平均被抑制了60%.结论 肾移植受者所有活化T细胞的表面均有CD25表达,高表达CD25的细胞群具有调节性T细胞的表型特点,为CD4~+ CD25~(high)曲调节性T细胞.  相似文献   
10.
DNA修复基因XRCC1和XRCC3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XRCC1、XRCC3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遗传易感性的关联及其与慢性苯中毒潜伏期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确诊并已脱离苯作业的80名慢性苯中毒患者为病例组,以同期接苯的62名苯作业工人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XRCC1基因C26304T(Arg194Trp)、G27466A(Arg280His)、G28152A (Arg399Gln)、G36189A(Gln632Gln),位点和XRCC3基因C18067T(Thr241Met)位点的多态性,并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对慢性苯中毒的潜伏期进行分析。结果携带XRCC3 18067C/T基因型的个体发生慢性苯中毒的危险性低于携带XRCC3 18067C/C基因型的个体(OR=0.233,95%CI:0.085~0.639,P=0.0046);携带XRCC1 27466G/G基因型的个体发生慢性苯中毒的潜伏期比携带27466G/A或A/A基因型的个体长6年。结论在相同的苯作业暴露环境下,携带XRCC3 18067T变异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慢性苯中毒的危险性降低;在慢性苯中毒患者中,携带XRCC1 27466 G/G基因型的个体发生慢性苯中毒的潜伏期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