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经络理论认为,中风病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经络气机失调密切相关。经络的生理、循行及主治病症均与中风病有着密切联系,经络气机正常、循行通畅则人体“阴平阳秘”,处于不病之常态;反之,人体出现气机失调,升降出入不畅,致气血逆乱、经络不利、脏腑功能失常,如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及升清、肾不能藏精等可致脑失于清明,则发中风病。因此,疏调经络气机或可成为防治中风病的重要途径。目前,从经络气机着手治疗中风病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经络气机角度探索针灸治疗中风病的规律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从而为中风病的治疗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疏调理论指导下从肝脾肾着手针刺调气选穴用经组方(简称调气法)的特点与规律,建立相应的基础通用治方。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2011年-2021年)中应用调气法治疗疾病的文献,建立针灸处方Excel,运用数据归纳统计,总结分析调气法选穴、用经、组方等特点与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23篇,通过统计分析得知:调气法针灸处方中常用穴位是太冲穴、天枢穴、中脘穴、膻中穴、足三里穴;调气法所辨经脉涉及任脉、肝经、胃经、脾经、督脉;调气法特定穴属性从高到低依次为:交会穴、五输穴、募穴、原穴、八脉交会穴。结论:调气法的特点与规律如下:经脉以任脉、肝经、胃经、脾经、督脉为主;穴位以太冲穴、天枢穴、中脘穴、膻中穴、足三里穴为主;特定穴以交会穴、五输穴、募穴、原穴及八脉交会穴为主。调气法基础通用治方如下:百会穴、膻中穴、期门穴、章门穴、中脘穴、天枢穴、气海穴、内关穴、合谷穴、足三里穴、公孙穴、三阴交穴、太冲穴、照海穴、太溪穴。调气法取穴合理,应用范围广泛,疗效良好。此法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与空间,值得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评价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整合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16.0软件对各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利用个别研究的不良事件来确定安全性。结果 共纳入13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独针灸或康复训练相比,联合治疗疗效显著[OR=4.01,95%CI(2.39,6.73)];可改善下肢运动功能[WMD=3.77,95%CI(2.62,4.93)]、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WMD=8.72,95%CI(6.43,11.00)]、降低痉挛程度[WMD=-1.36,95%CI(-1.87,-0.87)],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在改善卒中后足内翻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但由于当前纳入文献数量较少且研究间存在一定异质性,仍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4.
腹针疗法作为一种新型针刺疗法,治疗中风病,疗效显著。文章通过对腹针疗法的理论基础及现有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探讨腹针疗法治疗中风病的理论学说及临床进展。但目前尚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今后应加强对相关机制的研究,以进一步深化腹针的理论体系,提高腹针治疗中风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