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枸橼酸钠溶液体外局部抗凝法(RCA)在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R-SHPT)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TX)围术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行PTX术围术期的R-SHPT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RCA组采用4%的枸橼酸钠溶液体外局部抗凝;另一组采用无肝素抗凝透析.观察两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出血情况,测定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氮下降率(URR)及超滤量.另外,RCA组于透析前、透析2h及透后0.5 h分别查血气分析及游离血钙,于透析2h同时查滤器后静脉端游离血钙,并于透析前、后查凝血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参数变化.结果 RCA组的URR、Kt/、超滤量均明显高于无肝素抗凝组(P<0.05),且其透析器及管路凝血发生率及凝血严重程度均明显低于无肝素抗凝组(P<0.01).PTX术后RCA透析,常规于管路静脉端泵入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 ml/h×4 h)补钙,治疗后血钙浓度较治疗前升高(P=0.01),而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CA组治疗中均未发生低钙血症.结论 作为R-SHPT患者PTX术围术期血液透析抗凝方式,局部体外枸橼酸钠溶液抗凝较无抗凝剂法抗凝效果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提高对ICU心脏术后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认识与诊治水平。方法:分析ICU心脏术后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病例并发精神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4.8%,26例患者治愈,3例死亡。结论:术前的危险因素有高龄、心功能水平低下、合并其他疾病、精神心理因素等。术中因素有手术类型、体外循环及其时间、手术及转流技术等。术后因素包括ICU内的环境、ICU内停留的时间、气管插管持续时间、心肺功能不全、感染、药物滥用等。  相似文献   
4.
每日唤醒在ICU镇静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艺萍  康焰 《华西医学》2007,22(3):614-616
重症医学的发生与发展旨在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非终末期重症病人提供全面而有效的生命支持,以挽救病人的生命,并最大程度地恢复和保持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老年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小动脉病变的发生情况及其特点.方法 选取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168例,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分析两组患者肾小动脉病变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组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水平、血尿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而eGFR则显著低于非老年组.肾小球球性或节段硬化的比例以及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老年组重于非老年组.肾脏小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均明显重于非老年组.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年龄、肾小管间质慢性损伤是肾脏小动脉病变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进一步将血压正常且小管间质病变匹配的老年与非老年组患者比较,老年患者.肾小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仍重于非老年患者(P<0.05),肾小动脉病变表现为肌层增厚,合并玻璃样变的比例高.结论 老年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小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均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合并玻璃样变的比率高,其可能是影响老年原发性肾脏病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危重症患者血浆凝溶胶蛋白(GSN)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探讨GSN水平在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式,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ICU收治的96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入院当天、第2天、第4天、第8天、第14天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GSN水平,并将186名健康成年人的血浆GSN水平作为正常对照。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分组患者血浆GSN水平及变化趋势;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浆GSN水平与患者预后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96例危重症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为12~51分,平均(25.3±6.2)分;患者血浆GSN水平初值为6.1~58.2 mg/L,平均(25.4±10.8)mg/L。危重症患者血浆GSN总体均数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F=1986.37,P<0.001);危重症死亡患者血浆GSN水平低于存活患者(F=16.691,P<0.001)。危重症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与生存结局呈正相关(r=0.489,P=0.009),死亡组APACHEⅡ评分(29.5±7.7)高于存活组(22.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5,P<0.001)。危重症患者血浆GSN总体水平与生存结局呈负相关(r=-0.512,P<0.001)。危重症患者血浆GSN水平变化趋势与预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血浆GSN水平末次测定值和血浆GSN总体平均值是危重症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P<0.05)。结论:血浆GSN水平可以反映危重症的严重程度,可作为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钙离子浓度的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为透析患者选择最适透析液钙离子浓度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血钙正常的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分别使用钙离子浓度1.25mmol/L(DCa1.25)、1.50mmol/L(DCa1.5)和1.75mmol/L(DCa1.75)的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12次(透析液其他成分不变),每次透析4h,分别于最后一次血液透析开始前1h记录24h动态心电图,采用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NN)作为HRV的指标,应用HRV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同时监测透析前、中、后血压,检测透析前后血清总钙、磷、血浆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以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等。结果采用DCa1.25血液透析时,透析后血总钙明显下降(P0.05),透析中、透析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P0.05),透析开始后SDNN逐渐下降,至3h时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DCa1.5血液透析时,透析后血总钙较前升高(P0.05),透析中、透析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略降低,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DNN表现出与上述类似的规律,即透析3h时SDNN显著下降(P0.05)。采用DCa1.75血液透析时,透析后血总钙、透析中、透析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以及透析2~3h时SDNN均明显上升,与透析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患者的SDNN在透析结束后2h基本恢复到透析前水平。结论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HRV产生不同影响,DCa1.25、DCa1.5透析中HRV下降,DCa1.75透析中HRV增加。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行纤支镜检查时使用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连续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23例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需行纤支镜检查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右美托咪定治疗组)和B组(丙泊酚治疗组),A组以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5μg·kg-1为首剂量,0.5~1μg·(kg·h)-1为维持剂量;B组以丙泊酚1~1.5 mg·kg-1为首剂量,2~4 mg·(kg·h)-1为维持剂量实施镇静。比较两组患者在未给药物前(T0)、纤支镜抵达隆突即刻(T1)、纤支镜在气管内10 min(T2)、检查结束时(T3)平均动脉压(MAP)、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心率收缩压乘积(HPP)的变化;记录各点ST段及T波变化,评价心肌缺血、缺氧的程度;同时观察患者呼吸抑制、心律失常、体动、呛咳、喉痉挛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纳入64例,B组纳入59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T1、T2、T3时B组MAP、HPP值高于A组,T2和T3点的B组HR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和T2点B组心电图ST段阳性变化发生率高于A组(P<0.05);A组呛咳、喉痉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对于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以右美托咪定镇静实施纤支镜检查血流动力学更平稳,麻醉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症心脏瓣膜病病人瓣膜置换术后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重症心脏瓣膜病病人119例,随机分为EEN组(n=62)和常规EN组(n=57)。EEN组病人在进入ICU 24 h时进行EN支持,常规EN组在48 h后开始进行EN。比较两组病人入住ICU时和术后第7天的营养指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指标,计算术后EN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病人入住ICU时的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7天,EEN组病人血红蛋白(Hb)、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Ig A、Ig G、CD4+、CD8+水平均高于常规EN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病人术后第7天Hb、ALB、PA、Ig A、Ig G、CD4+、CD4+/CD8+水平高于入住ICU时,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病人腹泻(9.7%,24.6%)和伤口感染(6.5%,21.1%)的发生率亦低于常规EN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N支持不仅能改善重症心脏瓣膜病病人瓣膜置换术后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而且还能保护肠道功能,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