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在微创前提下更加方便手术操作,我们自制了一种穿刺针(倒刺针),用于25例阑尾炎患者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效果很好,介绍如下。对象与方法25例患者中,男18例、女7例,年龄21~65(平均44)岁。慢性阑尾炎6例,急性单纯阑尾炎12例,化脓性阑尾炎5例,坏疽2例,均有不同程度粘连。自制倒刺针为一不锈钢针,直径0.2cm,长10cm,在距针尖0.3cm处做一如鱼钩状的倒钩。采用3孔法(脐上孔置腹腔镜,右腋前线平脐水平和耻骨上4cm为操作孔),造二氧化碳气腹及戳口过程同常规方法,找到阑尾穿过其中部系膜,带过一根长15cm7号双丝线,套扎阑尾中部留作牵引,于阑尾在…  相似文献   
2.
微创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在CT定位下,应用YL-1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针配合血肿粉碎器及血肿液化剂对颅内血肿70例进行早期治疗。结果 70例中基本治愈31例,显著进步19例,进步9例,无进步3例,恶化2例,死亡6例,总有效率为78.8%。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能够快速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及病残率,弥补了传统的内科治疗及外科开颅手术的不足,创伤小、费用低,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下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连性小肠梗阻常发生于腹部手术后、感染、外伤后数周至数年内,治疗很困难.经保守治疗效果差以及腹部手术后反复发作性腹痛应行手术治疗.腹腔镜粘连性小肠梗阻松解术具有微创、胃肠道功能恢复快、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笔者2004年3月-2008年3月共行腹腔镜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5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亚丽  刘秀珍  王炬 《海南医学》2011,22(9):150-15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OssermannⅠ~Ⅱb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术后均使用PCEA镇痛,心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围术期心理干预。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1)、插管时(T2)、拔管时(T3)及术后60min(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不良发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T2、T3、T4与T1比较,HR和MAP均升高;两组患者在T1、T4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比较,心理干预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心理干预组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保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提高术后镇痛的效果,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的原因及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性总结本科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经CT或MRI检查证实的2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 按GOS判断预后的标准,恢复良好6例,中残4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5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大面积脑梗死并不少见,致残率高,早期预防、早期开颅充分减压、及时复查CT才能减少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王炬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3):1818-1819
目的探讨肝脏移植手术中应用微量注射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管理。方法对2009年1-12月52例行肝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整个手术期间,通过使用微量注射泵及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剂量,及时、快速、准确地进行血管活性药物的配置,除在无肝期及新肝早期血流动力学有波动外,基本保证了患者血液动力学的稳定。结论准确合理地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是肝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准确配制血管活性药的浓度,规范化使用微量注射泵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泛影葡胺造影在肠梗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自1994年1月至2000年10月,对有典型临床表现,并经腹部X线平片检查存在液平,考虑为肠梗阻的126例患者,进行造影检查,发现其对于肠梗阻的诊断可弥补腹平片的不足,且对梗阻有一定治疗作用。临床资料本组126例,男103例,女23例,年龄24~90平均605岁。主要临床表现:腹痛123例976%,呕吐120例952%,腹胀108例857%,停止排气排便86例683%。腹压痛123例976%,肠鸣音亢进及气过水声108例857%。腹部X线平片与造影结果:126例中可见不同程度液平面121例9…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是难度较大的手术,包括输液在内的每一环节都必须准确到位。鉴于肝移植患者下肢不宜作为输液通道,应采取上肢输液法.并严格控制液体的温度、输液量,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善愈"聚丙烯补片行腹膜前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对63例腹股沟疝患者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采用"善愈"聚丙烯补片行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观察其手术效果. 结果 6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切口脂肪液化5例,阴囊积液4例,经对症处理均治愈.63例均随访3~18个月,无复发.结论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采用"善愈"聚丙烯补片行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完全可行,符合生理解剖、无张力,近期疗效满意,适合腹股沟疝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颅内压(ICP)监测联合目标温度管理(TTM)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2例接受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1~5 d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观察组患者行ICP实时监测联合TTM(使核心温度控制在33~35 ℃)等多模态监测的神经重症综合治疗管理, 对照组患者行单纯ICP实时监测, 2组患者ICP监测时间均为5~7 d, 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 并依据ICP的实时变化趋势采取阶梯式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不同时间ICP、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死亡率以及预后的差异。结果监测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观察组患者的ICP较对照组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1天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的ICP均增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寒战、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较高, 血压不稳、脑心综合征、感染性休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