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目的比较女性下生殖道和泌尿道标本培养细菌种类,为这两个部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5年下半年某三甲医院检验科下生殖道和泌尿道标本细菌培养回报结果,对所培养阳性细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女性下生殖道123例标本,共检测到细菌11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氏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女性泌尿道样本205例,共检测到细菌15种,居前三位分别是大肠埃希氏菌、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女性下生殖道和泌尿道标本培养细菌有同有异,在具体诊治过程中应根据病史、症状、体征等加以辨别、施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盆腔肿瘤放疗后放射性纤维化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照射4周组、照射12周组、照射16周组和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新西兰大白兔均给予放射线照射。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直肠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提取直肠组织蛋白,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TGF-β和NF-κB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直肠组织细胞排列整齐,无炎性细胞浸润;照射4周组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和充血水肿;照射12周组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充血水肿明显,细胞肿胀坏死,脱落,黏膜组织结构紊乱,结缔组织呈纤维化改变;照射16周组可见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典型的外结缔组织纤维化改变。 Azan染色空白对照组直肠组织中未见纤维化表达,照射4周组直肠组织中少见蓝色纤维化表达,照射12、16周组直肠组织中可见大量纤维化表达。直肠组织中TGF-β、NF-κB蛋白表达均随照射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放射性照射可增加直肠组织纤维化程度和TGF-β蛋白表达,其纤维化进程可能与促进NF-κB蛋白的核转录有关。  相似文献   
3.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尤其对宫颈癌,FIGO2001年年报总结有80%的宫颈癌治疗与放疗有关,国内这一百分比也在70%-80%。放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杀伤瘤灶周围正常细胞,从而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下肢淋巴水肿便是其中之一。较重的下肢淋巴水肿影响病人治疗后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由于其治疗上的顽固性开始引起较多关注。本文即对此并发症的发病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ZF-2转录因子与甲基化后的DNA结合基序结合活性。方法 常规培养CNE-2细胞株,提取核蛋白;合成、标记和纯化MZF-2探针,其中一组用M.SssI甲基化酶处理,进行凝胶迁移分析(EMSA)。结果 EMSA图中单独加入甲基化探针组无结合条带,单独加入原样未甲基化探针组有结合条带,同时加入标记和未标记原样未甲基化探针组结合条带强度减弱。结论 甲基化可以抑制MZF-2转录因子与其DNA结合基序的结合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食管癌高危人群接受胃镜检查的认知程度及健康教育对提高高危人群相关认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该院就诊的1 382例食管癌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对胃镜检查的认知程度及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低文化程度(OR=1.102,95%CI=1.0814.552)、低经济收入水平(OR=2.126,95%CI=1.1634.552)、低经济收入水平(OR=2.126,95%CI=1.1633.971)、未接受过健康教育(OR=2.974,95%CI=1.1273.971)、未接受过健康教育(OR=2.974,95%CI=1.1274.471)为高危人群愿意接受胃镜检查认知的不利因素;健康教育前、后,高危人群对于胃镜检查的接受率分别为60.71%和85.31%,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1.25%和93.92%,认为胃镜是早发现的重要手段率分别为59.05%和90.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胃镜检查的认知程度与食管癌早期检出率存在正相关关系(r=0.731,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食管癌高危人群对胃镜检查的认知程度不高,相关知识匮乏是主要影响因素,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后对检查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应开展高危人群胃镜检查的相关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下肢淋巴水肿是子宫颈癌盆腔放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1.2%~49%[1,2].其发病早期不易觉察,晚期则出现下肢象皮肿样毁容和关节功能下降以至丧失,给患者心理和身体造成很大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正常腹膜间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方法以胰酶和乙二胺四乙酸磁性搅拌分离人正常腹膜间皮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和大体生长过程,Calretinin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间皮细胞,初步观察传代细胞的贴壁生长情况。结果培养第4天细胞贴壁良好,第15天呈铺路石状、生长良好,1个月时细胞密集铺满皿壁;腹膜间皮细胞Calretinin表达都呈阳性;传代腹膜间皮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结论磁性搅拌酶分离培养可得到数量多、纯度高的原代人正常腹膜间皮细胞,能够满足一般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8.
内皮细胞具有活跃的代谢功能,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功能已多有研究和评述,相比较而言,同属于内皮的淋巴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却知之甚少.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除了刺激多种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等合成分泌外,还影响肿瘤的形成和发展.近来研究表明淋巴管内皮细胞与肿瘤细胞的转移有关[1].本实验即以人淋巴管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TGFβ1在其中的表汰.  相似文献   
9.
针对来华医学本科留学生思维活跃、师生互动好的特点,探索并实践多种教学方式,以期为我校南亚医学本科留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中药保留灌肠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放射性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3年1-10月期间,从放射性肠炎患者中选择病例;共入选84例,均为宫颈癌放疗患者。入选病例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在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T细胞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SAS、SDS评分(37.80±13.35、37.40±11.95)低于对照组(45.83±8.23、46.37±11.63)(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4+/CD8+值(74.54±16.96、41.04±10.23、3.02±2.19)高于对照组(59.74±15.82、33.13±9.34、1.97±0.84)(P〈0.05);治疗组治愈率(66.67%)高于对照组(28.57%)(P〈0.05)。结论:对于宫颈癌放射性肠炎的治疗,心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免疫状况;灌肠治疗的同时应用心理干预能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