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代谢是机体能量与物质稳态平衡的基础,其稳态失衡可诱发多种威胁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环状RNA(circRNA)是一种具有共价闭环结构的非编码RNA,可通过调控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细胞自噬异常、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损伤等病理过程,参与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研究发现,运动可调控circRNA表达,进而在慢性代谢性疾病中发挥代谢保护效应。本文综述circRNA在慢性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不同运动方式、运动负荷对circRNA表达的影响及运动介导circRNA改善慢性代谢性疾病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为运动干预防治慢性代谢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如今亚健康的大环境下,高血压病已经不单是指血压升高这一症状所带来的危害,其影响更大的是其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长期慢性损害。现代医学的相关研究表明,血压升高可通过改变血管结构进而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已然成为诱发血管性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就目前来看,西医对靶器官损害的治疗还只是针对症状治疗,很难从根本病因上进行突破。而近年来中医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认可,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病以及预防延缓并发症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与成果。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又是一身气血运行的关键。脾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脾居中焦,维系五脏,统摄全身气血运行。故笔者认为,从脾论治高血压病可体现"治病求本"的理论,而高血压作为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与脾功能失常也是密切相关。二者同为血管性疾病,都离不开"脾主统血"与"脾主调节气机",沈明宗在《金匮要略编著》中曰:"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主要从中医角度探究以脾脏象理论为基础的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确定高血压病、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具有相关性,总结提出从脾论治高血压病与延缓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发展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病提供新的思路,以及预防和延缓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逆针灸"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非经非穴组。正常组、模型组不予电针处理,针刺组(双侧足三里、三阴交)、非经非穴组(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外侧旁开5 mm)予电针处理穴,连续5 d,每次电针间隔24 h。第6天采用2-VO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术后14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ROS、SOD、M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ROS、MDA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SOD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海马组织ROS、MDA明显降低(P<0.05),SOD明显升高(P<0.05);与针刺组相比,非经非穴组大鼠海马组织ROS、MDA明显升高(P<0.05),SOD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逆针灸"能提高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SOD的含量,降低ROS及MDA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