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09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发生在周围血管的慢性、闭塞性、炎症性疾病,多伴有继发性神经病变,主要发生于四肢的中、小动脉和静脉,尤以下肢多见。病变常累及血管全层,导致管腔狭窄、闭塞,又称伯格氏病。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年龄在25-45岁间,病程缓慢,多有重度嗜烟历史。  相似文献   
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中医“脱疽”范畴,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和慢性闭塞性疾病,主要侵袭四肢末端的中、小动脉和静脉的周围血管疾病。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青壮年,病因尚不了解,多认为是综合因素造成。由于病因尚不清楚,对此病亦无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大多以截肢来缓解病痛,难以根治。笔者认为脱疽既属疮家范畴,“疮家阴证”故脱疽病因以“阴毒”为主,即正虚寒凝、阴毒瘀阻。“治病必求其本”故以清髓之阴毒为立方主旨,清髓祛毒、温肾活血、  相似文献   
3.
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症”范畴,其病机为“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壅蔽经络,血气不行,不能随时祛散故久为痹”。笔者2005-01/2007—06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66例,收到良好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5.
患者,女,37 岁,2000年3月21日因骑自行车与摩托车相撞,摔倒在地,头枕部着地,伤后神志丧失,呕吐两次,20 min后送入我院就诊.既往史(-),入院查体:T:37.9℃,P:79次/分,R:20次/分,BP:14.5/8.6 kPa.神志朦胧,胡言乱语,烦燥不安,呼吸均匀、通畅,左枕部可触及3 cm×3 cm大小的血肿,双侧瞳孔直径3 mm,光反应(++),颈抵抗、四肢活动良好,锥体束征(-).头颅CT:双额叶脑挫裂伤(右额叶较重,范围局限,眶额面损伤为主).头颅正侧位片显示:骨质未见异常.入院后给予脱水、消炎、激素、止血治疗.病情持续平稳,意识无明显变化.入院后11 h突然出现口吐白沫,两眼上吊,口唇青紫,牙关紧闭,四肢持续痉挛,给予解痉等处理,未缓解,进而呼吸停止,血压下降,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6.
药物配合针刺治疗黄褐斑8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晋斌 《医药世界》2009,11(5):162-163
笔者2005/2007年利用中药结合针刺治疗黄褐斑80例,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来自门诊部的女性患者,年龄19~55岁,病程0.5~20a。未婚17例,已婚63例。初次妊娠前发病者28例,妊娠后患病、产后皮损经久不消者22例,伴有月经不调者66例。诊断标准:(1)面部有淡褐色至深褐色界线清楚的斑片,对称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2)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并排除疾病引起的色素沉着;  相似文献   
7.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发生在周围血管的慢性、闭塞性、炎症性疾病,多伴有继发性神经病变,主要发生于四肢的中、小动脉和静脉,尤以下肢多见.病变常累及血管全层.导致管腔狭窄、闭塞,又称伯格氏病.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年龄在25~45岁间,病程缓慢,多有重度嗜烟历史.其临床特点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受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伴有游走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严重者可有肢端溃疡或坏死,动脉造影显示病变呈节段性分布,受累段狭窄或闭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于一种难治性疾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医在其病因病机的研究,及辨证论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西医结合成为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自拟"清髓愈疽丹"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中医"脱疽"范畴,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和慢性闭塞性疾病,主要侵袭四肢末端的中、小动脉和静脉的周围血管疾病.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青壮年,病因尚不了解,多认为是综合因素造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