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麻醉应用于分娩的效果.方法:根据分娩过程中的麻醉方式将140例产妇分为A组(57例)、B组(48例)和C组(35例).A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麻醉,B组产妇采用布比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麻醉,C组产妇未采用无痛分娩术.比较3组产妇宫口开至2~3 cm(T1)和宫口全开(T2)时的VAS疼痛评分、应激反应情况以及3组会阴侧切率.结果:T1时3组产妇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相比,A组、B组VAS疼痛评分在T2时均明显降低(P<0.01),而C组则明显升高(P<0.01);且T2时A组产妇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C组,B组VAS疼痛评分亦明显低于C组(P<0.01).T1时3组产妇血糖、皮质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相比,3组产妇血糖、皮质醇水平在T2时均升高(P<0.05~P<0.01);且T2时A组产妇血糖和皮质醇水平均低于B组、C组(P<0.05~P<0.01),B组产妇血糖和皮质醇水平亦均低于C组(P<0.01和P<0.05).C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均明显高于A组、B组(P<0.01),而A组、B组会阴侧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麻醉的分娩效果良好,具有痛感轻、应激反应轻、会阴侧切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小剂量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对下肢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A组:0.5%罗哌卡因5~7.5mg+10%葡萄糖0.5ml;B组:0.75%罗哌卡因5~7.5mg +10%葡萄糖0.5ml;C组:0.75%罗哌卡因8~10mg+10%葡萄糖0.5ml.观察感觉阻滞、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最高时间,最高麻醉阻滞平面,痛觉及运动阻滞维持时间,不良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等.Bromage法评定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连续监测SBP、DBP、HR、SpO2、ECG.结果 随着罗哌卡因浓度剂量的降低,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最大阻滞时间延长,维持时间缩短;与C组比较,A、B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时间、维持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运动阻滞的Bromage评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低血压使用麻黄碱A组为0,B、C组均使用麻黄碱,但这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发生呕吐、头痛和神经系统症状.结论 0.5%罗哌卡因5~7.5mg+10%葡萄糖0.5ml配方可安全应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适应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在腹部刀刺伤中的应用潘新民童超李炳贵王百胜王新闻靳利英李霞(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医院,奎屯833200)我院对4例腹部刀刺伤的患者实施腹腔镜诊断与治疗,取得了良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上腹正中刀刺伤3小时入院,查体于剑突下偏左见2厘...  相似文献   
4.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干预作用.方法 严格选择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即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组(E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方法均选择全麻气管插管加硬膜外麻醉,手术结束时行PCEA,镇痛模式采用负荷剂量+维持剂量+自控镇痛(LCP):负荷剂量3~5 ml+维持剂量2~2.5 ml/h,PCA剂量1 ml/次,锁定时间15 min.术后分别记录T0h、T6 h、T24 h和T48 h时间点的心率(HR)、呼吸频率(R)、体温(T)、血白细胞总数(WBC)、C反应蛋白(CRP);对两组各相应时间点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结果 与T0 h组内各时间点比较:C组R在T6 h、T24 h,而T、wBC、CRP在T6 h、T24 h和T48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R在T48 h,WBC在T6 h,CRP在T24 h、T48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组间比较:HR、R在T24 h,T在T6 h、T24 h,WBC、CRP在T6 h、T24 h、T48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VAS评分各时间点与T0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VAS评分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后有效的PCEA可以抑制SIRS的产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00例进行剖宫产的产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产妇使用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对照组单纯使用芬太尼,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的VAS评分(3.21±0.25)分,对照组产妇的VAS评分(4.89±0.56)分,对比具有差异,P0.05;研究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产妇的不良反应为16%,P0.05。结论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中术后的镇痛效果明确,能够降低产妇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6.
两种麻醉方法在高龄全髋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全髋和全膝关节置换术是高寒地区老年患者多见手术。鉴于老年患者本身的病理生理改变,多系统器官的退行性改变及髋、膝关节手术的特点,使得围手术期风险增大。我们观察比较了两种麻醉方法对循环功能和机体的影响,探讨其麻醉处理。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86例高龄骨科择期/亚急症手术患者,男54例,女32例,年龄70~89岁,ASAⅡ~Ⅲ级,合并原发性高血压Ⅱ~Ⅲ期,冠心病;26例合并有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心电图:ST-T不同程度改变38例,12例显示完全性右束支或左束支传导阻滞,其中6例偶发室性早搏,9例合并糖尿病。全髋置换术60例,双膝或单膝关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三七药性菌质中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系统溶剂萃取、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开放式ODS柱色谱、半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学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三七药性菌质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人参皂苷Rk3(1),拟人参皂苷RT2(2),人参皂苷Rg3(3),24(R)-拟人参皂苷GQ(4),人参皂苷Rd(5),绞股蓝皂苷LXIX(6)。结论:化合物2和化合物4为首次从三七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三七药性菌质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9.
手术创伤可诱发术后炎性反应、疼痛和应激反应,强烈的应激反应可抑制免疫功能,免疫功能低下可加重炎性反应,过度的炎性反应不利于病人预后.术后静脉镇痛或硬膜外镇痛是围术期管理的措施之一.尽管静脉镇痛可有效地缓解疼痛,但不能阻断伤害性刺激诱发的应激反应;而硬膜外镇痛不但可有效地缓解疼痛,而且可阻断伤害性刺激诱发的应激反应.本研究拟通过比较术后静脉镇痛和硬膜外镇痛对腹部手术病人炎性反应的影响,比较两种方法镇痛的效果,为临床术后镇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生物转化技术发酵三七获得三七药性菌质,对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系统溶剂萃取、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开放式ODS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三七药性菌质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24(R)-假人参皂苷RT5(1),人参皂苷SG1(2),人参皂苷Rh12(3),人参皂苷Rb1(4),vina-ginsenoside R8(5),vina-ginsenoside R9(6)。结论:化合物1,2,5,6为首次从三七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三七药性菌质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