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门冬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药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O-methyl-nyasol(1)、(+)-nyasol(2)、5,7-二羟基-6,8,4′-三甲氧基黄酮(5,7-dihydroxyl-6,8,4′-trimethoxylflavone,3)、菝葜皂苷元(sarsasapogenin,4)、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aldehyde,5)、β-谷甾醇(β-sitosterol,6)、胡萝卜苷(daucosterol,7)和豆甾醇(stigmasterol,8)。结论化合物3为首次从天门冬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正> 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er)为名贵药材,我国在世界上是重要的主产国和输出国之一。近年来,无论人工栽培、采收加工、组织培养,还是商品人参和人参制剂进出口检验等,都要求对人参主要有效成分——人参皂甙的含量及单体皂甙的分析提出其客观指标,人参皂甙的分析自60年代末期开始,国内外已陆续发表了很多方法和研究报道。北京医科院药物所章观德曾综述过1977年以前的总皂甙的测定,其方法有重量法、比色法;单体皂甙的测定有薄层层离法、棒状薄层扫描法、液滴逆流层析法等。本文仅就1977年以后在章观德先生综述过的基础上,特别就精密度高、分离效果好、准确快速的高效液相层析法(HPLC)选择条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人参叶中微量新皂甙-La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已报道从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叶中分到三种微量新皂甙。在继续研究的基础上,又得到一个微量新皂甙,命名为人参皂甙-La(ginsenoside-La)。人参皂甙-La,无色针晶(MeOH),[α]D~(20)—18.4(Pyridine-d_5)。负离子FAB-MS  相似文献   
4.
太子参化学成分的研究(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太子参[Pseudo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Hoffm)]中分离出一种新化合物,用IR,FAB-MS,~1H-~1H COSY,~(13)C-1H COSY光谱以及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为:3-O-β-D-葡萄糖醛酸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棉根皂甙元-28-O-β-D-吡喃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板栗种仁中原儿茶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测定板栗种仁酸水解前后原儿茶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体积比为8.0∶92.0∶0.1),检测波长为259 nm,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25℃。结果测定酸水解前板栗种仁中原儿茶酸含量质量分数为8.12×10-3%;酸水解后原儿茶酸含量质量分数为1.82×10-2%。结论HPLC法可用于板栗种仁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测定;板栗种仁提取物经过酸水解后的原儿茶酸含量有较大增加。  相似文献   
6.
旋覆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从旋覆花属植物中相继又发现许多新化合物,有倍半萜及其内酯、二萜、三萜类及黄酮苷等,并对其中某些成分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如抗肿瘤、降血糖、抗菌、抗炎和保肝作用等。本文对此进行详细归纳和综述。  相似文献   
7.
苦荞麦种子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对苦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的种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乌苏酸(ursolic acid,1)、山柰酚(kaempferol,2)、槲皮素(quercetin,3)、大黄素(emodin,4)、山柰酚-3-O-芸香糖苷(kaempferol-3-O-rutinoside,5)、芦丁(rutin,6)、3′,5′-二甲氧基-4′-O-β-D-吡喃葡萄糖基桂皮酸(3′,5′-dimethoxy-4′-O-β-D-glucopyranosyl-cinnamic-acid,7)、β-谷甾醇(β-sitosterol,8)、胡萝卜苷(daucosterol,9)、蔗糖(sucrose,10)、果糖(fructose,11)。结论化合物7是从荞麦属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1是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菝葜皂甙元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国刚  徐绥绪  周密  王喆星  董淑华 《中草药》1994,25(2):69-69,90,110
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市售各厂家生产的抗病毒口服液中菝葜皂甙元进行了含量测定。加样回收率为102.8%,相关系数r=0.9997,CV=3.7%。本法可控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为石竹科植物[Pseudo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Hoffm)]的干燥块根。是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之一,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但至今对其化学成分未见详细报道,仅对水溶性成分氨基酸类作过一些分析。为  相似文献   
10.
瘤果黑种草子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瘤果黑种草子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化学成分;依据这些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和波谱(NMR、EI-MS)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瘤果黑种草子中初步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1)、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2)、常春藤皂苷元-3-O-β-D-吡喃木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3)、3-O-β-D-吡喃木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4)、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5)。结论化合物4为首次从黑种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