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致命的间质性肺疾病。最近的研究已经确定IPF中失调的上皮细胞、间充质、免疫和内皮细胞之间与非编码RNA存在着某种联系。文章总结lncRNA、miRNA和mRNA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ceRNA”机制,形成了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并在肺纤维化中作用显著。近年来,随着络病理论的不断发展,作者基于肺络构效理论,探析在IPF进程中“肺虚络瘀”与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的相关性,并为IPF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复发性口疮因反复发作较难根治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高忠英教授认为,长期服用苦寒药,损伤中气,是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的重要机制,在临证治疗上强调辨明寒热虚实证,采用苦寒药治疗局部病变配合甘温药调节机体功能紊乱的综合疗法,形成了其独特的辨证思维和用药特色。  相似文献   
3.
中药药性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中,《黄帝内经》载:“肺色白,宜食苦”,具有苦味的清热药也常在肺系疾病中使用,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苦味受体TAS2R及其下游信号分子在呼吸道中也分布较广。文章主要介绍了肺系疾病中苦味中药的应用,以TAS2R为切入点,深入探究药物中主要活性物质与气道上皮TAS2R之间的作用机制,通过激活苦味信号转导通路,发挥相关作用,为临床提供提示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郁证是指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脏腑气血紊乱、抑遏不出的一系列症状,多由于情志因素引起。国家名老中医王鸿谟教授擅长察色诊病,通过气色诊法结合四诊合参辨证治疗郁证疗效显著。王鸿谟教授基于气色诊法提出"凡病无不起于郁,郁可致病,病也可致郁"的病因、提出要明辨脏腑,详辨虚实的辨证理论,通过气色诊法,四诊合参进行诊断,从解郁化痰入手治疗郁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国方剂数据库》收录治疗便秘方剂组方用药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便秘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并筛选《中国方剂数据库》收录治疗便秘方剂,采用频次分析、因子分析、系统聚类、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方剂组方用药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287首治疗便秘的方剂,涉及中药211味,出现频数最高的单味药为甘草(109次),其次为大黄(103次);因子分析可提取出25个主成分;聚类数目为5类时较好,常用药物有大黄、黄芩、当归、芍药、陈皮、木香、地黄、人参等,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0个;关联分析显示:大黄配伍黄芩、栀子;大黄配伍芒硝;甘草配伍栀子、黄芩;大黄配伍黄连为常用药对。结论:《中国方剂数据库》收录治疗便秘方剂药类以补虚、解表、清热、理气、泻下以及化痰平喘为主。而大黄→槟榔;当归→地黄;甘草→陈皮;羌活→防风;芍药→当归值得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素问·咳论》所载咳类疾病进行本体网络构建,实现咳类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穴位间关系的可视化表达,辅助厘清咳类疾病的临床诊疗体系。方法:基于《素问·咳论》原文提取节点和边,构建咳类疾病诊疗网络数据库后,导入Gephi 0.9.2软件中进行复杂网络分析。依次进行统计、排序、分割等外观处理,最终以网络图的形式具象化展示咳类疾病的诊疗关系。结果:建立含有76个节点的节点库及含有167条边(244次逻辑关系)的边库,并据此绘制出咳类疾病诊疗网络图。该网络以五脏六腑咳为主体,“肺”“胃”节点的加权度及节点连接的边的权重均高居前列,“寒”在病因节点中加权度较高,“太渊”“足三里”在治疗穴位节点中加权度较高。结论:咳是肺之本症,但五脏六腑皆可犯肺作咳。“聚于胃,关于肺”是对咳类疾病病机的高度概括,临床诊疗中应重视“气之本”肺和“五脏之本”胃。治疗时应当重视太渊和足三里2个穴位。同时,根据治未病理论,应注意既病防变,预防疾病向表里之腑和三焦传变。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作为慢性复杂性肺疾病的代表,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全方位的慢病管理。西医学与中医学在其诊疗中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尚缺乏系统、科学、完备的管理模式。文章从中西医两方面对其全方位诊疗进行阐述,将中医的“因机证治”全面性诊疗策略与西医的“药、养、查、防、动”全周期式诊疗架构相结合,初步构建IPF的诊疗模式体系框架,并对全方位诊疗的构建提供思路与方法,为今后IPF的循证诊疗提供规范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回顾性真实世界评估解表清热止咳汤对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检测阳性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2年12月1日—2023年2月1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铁岭市中医院、兴城市中医院收治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共283例,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患者保持慢性病基础治疗,283例阳性患者均连续服用解表清热止咳汤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主要证候指标:发热,咳嗽,咽痛,鼻塞,流涕,腹泻,肌痛,乏力,结膜炎,嗅觉或味觉减退,及次要证候指标:咳痰,汗出,恶寒发热,饮食,睡眠,腹胀,小便黄白/长短,口干,喜饮,头痛,呕吐,恶心,大便溏秘。实验室理化指标: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计数、单核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ct),除此之外观察治疗前后肺部CT是否有炎症表现、监测患者治疗前后体温变化情况。结果 服用解表清热止咳汤前283例阳性患者中医证候平均得分为16.5分,服用解表清热止咳汤14 d以后中医证候平均得分为3.5分,平均约下降13分,下降比例约为79.5%,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取穴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为检索库,检索数据库中全部运用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文献,建立相关数据库进行探究。采用数据挖掘方法(频数频率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进行取穴用药规律探究。结果共检索出142篇文献,收集穴位组合142组,40个穴位,方药组合124组,中药109味。在穴位贴敷中常用穴位有肺俞、定喘、肾俞、天突、脾俞,最常涉及的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贴敷用药以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生姜为核心药物。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结果有三个小的聚类方,关联规则分析用药种类以白芥子、细辛、延胡索三种药为主。结论临床上运用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用辛温之性的药物,配合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从肺脾肾三个方面进行论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有关五味子方剂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挖掘,探讨其应用配伍规律。方法:选取《中国方剂数据库》,筛选整理出包含五味子的方剂,借助SPSS 19. 0统计软件与SPSS 14. 2统计软件等数据挖掘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药物频数频率、性味归经、主治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从而对其基本用药及药物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631首有关五味子的方剂,除五味子外共涉及中药217味,共计使用16类中药,使用频数最多的前3类药物有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五味子常与温性药物、甘味及苦味药物进行配伍。五味子最常出现于治疗肺系病证的方剂中,频率高达55. 09%,其次常用于治疗脾胃病证。五味子与一些高频药物的药量配伍比例以常以1∶1为主,通过对高频药物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23个公因子。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共得到与五味子配伍有意义的药对及含五味子的药组共39个,其中包括20条二元矩阵、13条三元矩阵、6条四元矩阵的药对与药组关联规则。结论:通过对含五味子方剂以及与五味子配伍的中药探讨得出,常与五味子配伍的药类为补虚药,与五味子构成的方剂一般以治疗肺系疾病居多,因子分析显示可将23个公因子概括为常与五味子配伍的中药,关联规则显示五味子→人参、甘草,五味子→茯苓、人参、甘草等为常用药组。这些不仅体现了医家们理、法、方、药及辨证用药的规律,同时也为现代医家组方用药以及新药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