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 2型糖尿病(T2DM)并冠心病患者因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而常漏诊,因此寻找直观、简便且稳定性较好的临床指标对早期预测T2DM患者冠心病发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与T2DM患者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收治的T2DM并冠心病患者7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T2DM患者8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T2DM患者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观察组患者年龄大于对照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病程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体质指数(BMI)、腰臀比、舒张压、高血压病史及高脂血症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NLR、PLR及Hcy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及总胆固醇(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108,95%CI(2.015,4.793)]、收缩压[OR=1.970,95%CI(1.579,2.458)]、糖尿病病程[OR=3.827,95%CI(2.326,6.296)]、NLR[OR=3.466,95%CI(2.204,5.451)]、PLR[OR=3.340,95%CI(2.724,4.095)]及Hcy[OR=7.164,95%CI(2.372,21.638)]是T2DM患者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NLR、PLR及Hcy是T2DM患者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定期监测NLR、PLR及Hcy水平有利于预防及早期发现T2DM患者冠心病。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5岁,住院号487698。因反复阵发性心悸、胸闷、晕厥5月,加重伴心前区痛3月于1989年8月16日入院。入院前5月于旅途劳累后出现心悸、心前区不适,头昏呼吸急促伴视物不清,几十秒钟后缓解。入院前8月出现阵发性心跳加快,脉搏120次/分左右,同时心慌出汗,心前区压榨性或针刺样疼痛,随之视物不清大脑一片空白似能装下整个宇宙,紧接短暂意识丧失。但无抽摘、口吐泡沫、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血压正常。以上现象常因情绪不佳,休息不好或劳累诱发,以夜间发作为甚。发作次数由每日几次到十几次。持续时间十几秒,最长2~3分钟自行缓解。患者既往健康,否认心脏病及癫痫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检:体温37.3℃,呼吸20次/分,脉搏82次/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应用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分析。方法:2010~2011年医院治疗肾虚阴虚湿热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其他方面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利用清化,肿胀的方法治疗1months。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糖和症状的变化在肾功能,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各方面指标检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可见使用清肿,清化法改善糖尿病症状,肾,肝功能有明显影响。结论:西医治疗治疗糖尿病的控制和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结合血栓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于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加强全身及局部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血栓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观察两组综合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常规护理结合血栓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糖尿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继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血清学、生化学等相关学科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文献法、实验法、观察法和调查研究法,对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在沙门菌临床检验中的应用研究。首先研究全面生化反应的实验原理以所得出的数据,其次再做血清学实验,根据两次实验结果得出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在沙门菌临床检验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预防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1987年5月起建立心脏监护室至1988年5月已对175例患者进行543例次实时连续心电监护,现就有关问题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一、对象:共监测175例,男168例,女7例。年龄50~59岁19例,60~69岁65例,70~79岁68例,80~90岁23例,平均年龄69.7(50~90)岁。心脏监护原因:冠心病65例(37.1%)其中AMI和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各2例。肺心病33例(18.9%),肺心病合并冠心病20例(11.4%),其他57例(32.5%)。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并探讨防治对策.方法 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因低血糖入院的5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66.1%(37/56)的患者因不恰当药物治疗而发生低血糖,17.9%(10/56)的患者因饮食原因而发生低血糖,19.6%(11/56)的患者因不适当运动而发生低血糖,8.9%(5/56)的患者因其他原因而发生低血糖.其中82.1%(46/56)的患者未接受过正规糖尿病教育,85.7%(48/56)的患者从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结论 应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通过合理用药、正确饮食及合理运动等方法,尽可能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多种原因可引起QT间期延长,而QT间期延长又常导致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故受到临床上的重视。我院从1976年元月至82年11月,心电图发现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内科住院患者共61例,现对其中具有室速发作前及发作时心电图对照的2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QT间期延长对预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的价值。对象与方法一、一般情况:29例患者中,男18例,女n例,年龄17、79岁.基本病因为:风湿性心瓣膜病(xl例),冠心病(4例),心肌病(3例),心肌炎(3例),肺心病(2例),低钾(1例),高血压心脏病(1例),其他4例。导致室速发作的直接诱因:低血钾7例,洋地黄中毒4例,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普鲁卡因酸胺)3例,  相似文献   
9.
王世蓉 《华西医讯》1990,5(2):142-144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本次的研究重点分析、评价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心血管栓塞的临床实际价值。方法:用超声心动图对临床疑似患有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心血管栓塞的36例患者进行检查。结果:用超声心动图直接发现心动脉及左右心房血管出现栓塞的患者19例,均被心动脉造影所证实。在临床实际调查中发现,患有典型的右心负荷过重的患者者16例,其中包括直接症状表现者10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出的结果无明显改变者17例。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发现主肺动脉、左右心动脉干内血栓,直接提示心血管以及心动脉栓塞,根据心室负荷过重的具体表现可以间接的提示心血管栓塞的可能,但对其他方面的栓塞一般是不易诊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