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热处理对冻干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探索冻干IVIG热处理灭活病毒的可行性和最佳条件。方法:分别采用80℃72h水浴、100℃30min水俗、100℃30min干热3种条件对冻干IVIG进行热处理处理,并测定处理后样吕的各种理化性质和Fc段功能。结果:3种方式处理制品均符合规程的要求,其中以100℃30min水浴最适合规模化生产要求,且处理后制品检测结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脂康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对患者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2年8月日照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用药方式不同,将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的3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3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内皮素(E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人凝血因子Ⅷ(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Ⅷ,hFⅧ)的溶血性和血管刺激性。方法  以家兔为实验动物,对hFⅧ进行体外溶血和体内血管刺激性实验。结果  在3 h体外实验期间未观察到兔红细胞发生溶血和凝聚。当以40 IU/kg 剂量的hFⅧ对家兔进行静脉注射时,未观察到家兔耳缘静脉的血管刺激性反应。结论  静脉注射推荐剂量的hFⅧ不会发生溶血和血管刺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人血白蛋的热原污染一再困挠着生产厂家[1],热原泛指起临床发热反应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是细菌内毒素,其去除方法较多[2,3],对于蛋白制品的热原,较为成功的方法为吸附法.对于不同来源内毒素,不同吸附方法所能起到的作用亦不相同,笔者采用离子交换吸附凝胶去除人血白蛋白中的内毒素[4,5],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阴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国内少见报道,就其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IVIG巴氏灭活的最佳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制品的病毒安全性,探索其巴氏灭活的可行性。方法在不加保护剂的条件下,调整不同的蛋白浓度、pH、电导,对IVIG液体样品进行巴氏灭活,并作各种理化性质分析。结果以制品分子大小分布为主要指标,优选出蛋白浓度1.0%~1.5%、pH3.8~4.2、电导值低于0.3ms的巴氏灭活条件。结论所用条件可在不加保护剂的情况下进行巴氏灭活时,加热对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制品性质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7.
8.
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急症之一,病情危急,抢救需要争分夺秒,绝大部分以手术治疗。我院白2007年7月-2008年7月为100例宫外孕患者行手术治疗,现就该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9.
戴秀波  梁文芳  牟蕾 《工企医刊》2007,20(3):64-64,F0003
近几年,通过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莱州市人民医院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着送温暖、献爱心、办实事的原结束则,组织成立了下乡主诊工作组,为乡村老百姓免费送医到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小檗碱衍生物9-OH小檗碱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盐酸盐(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 hydrochloride,MPTP)诱导的斑马鱼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症状是否具有缓解作用。方法: 受精后1 d (day post fertilization,dpf)的斑马鱼胚胎,设置空白对照组,50 μmol·L-1 MPTP造模组,50 μmol·L-1 MPTP与不同质量浓度(100,300,500 μmol·L-1)9-OH小檗碱共处理组。4 dpf时,分别观察并记录各组斑马鱼多巴胺神经元及脑部血管的发育情况;5 dpf时,监测行为学,记录各组行为学数据并分析差异,收集后检测PD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包括编码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α-syn、编码E3泛素连接酶(E3 ubiquitin protein ligase,Parkin)的parkin、编码自噬相关基因5(autophagy related gene 5,Atg5)的atg5、编码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B,Lc3b)的lc3b结果: MPTP造模组的斑马鱼多巴胺神经元和脑部血管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且出现运动迟缓、焦虑等PD状行为,与PD相关的基因表达也出现异常;而MPTP与9-OH小檗碱共处理组的斑马鱼多巴胺神经元和脑部血管的损伤得到改善,行为学能力得到恢复,且PD相关基因的表达趋于正常。结论: 小檗碱衍生物9-OH小檗碱对MPTP诱导的斑马鱼帕金森病症状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