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心肌梗塞(AMI)早期进行溶栓治疗,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是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病死率,改善预后的最有效措施.在疾病发作4小时内溶栓可缩小梗塞面积,而且溶栓时间越早,梗塞面积缩小越显著,特别是在2小时内溶栓更佳[1,2].我科自1995年9月至1999年2月对23例AMI患者应用尿激酶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均在发病后4小时内),冠脉再通为100%,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仔细的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对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治愈率非常重要.现将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2组护理前后心理健康(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定情感指数、健康指数和生活满意度)变化。结果:护理后SAS、SDS评分观察组分别为(36.92±5.24)分、(41.72±4.13)分,对照组分别为(41.54±3.73)分、(45.63±4.59)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情感指数、健康指数和生活满意度观察组分别为(8.56±1.89)分、(10.64±3.71)分、(9.88±2.11)分,对照组分别为(7.17±1.66)分、(8.25±2.03)分、(8.33±1.66)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牛芳荣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622-6623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心律失常患者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心律失常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值(SAS评分)和护理后满意度变化.结果 两组护理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心律失常患者的焦虑状态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牛芳荣 《当代医学》2011,17(27):134-135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急性心梗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近期生活质量(QOLI-74)各维度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QOLI-74各维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评分明显上升,且较对照组上升显著,P〈0.05,而对照组与护理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整体护理显著改善急性心梗患者近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并发症,是中风、冠心病等常见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另外,在防治和护理工作中我们还应该充分认识到患者的心理健康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高血压病很难通过短时间治愈,治疗过程漫长,药物要长期坚持服用.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应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伴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房颤伴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循证护理组30例实施循证护理,常规护理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2组均护理2周后,比较疗效;观察2组护理前后心功能变化,心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结果循证护理组总有效率96.67%,常规护理组8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疗效优于常规护理组。2组护理后LVEF较本组护理前升高(P0.05),LVEDV、LVESV降低(P0.05),2组护理后LVEF、LVEDV、LVES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改善更明显。结论循证护理明显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房颤伴心衰的疗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