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翳风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穴,又为手足少阳之会穴。主治耳鸣、耳聋、口?、口噤、颊肿、牙痛、瘰疬、暴喑、牙床急痛、耳中湿痒、耳红肿痛等病症。笔者宗前人之旨,以翳风穴为主应用于临床,效果显著,现举例如下。 1 口噤 李某,男,38岁,1996年11月就诊。2小时前受情志刺激又感风寒,至牙关紧闭,用手撬之而不开。痛苦面容,意识正常,不能讲话。诊断:口噤。针刺双翳风穴,配双下关穴、四关穴。提插捻转,使之得气,再用泻法行针2分钟,行针过程中病人即牙开能言,留针20分钟以巩固疗效。起针后牙关开合正常,言语流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药综合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耳穴压豆组、针刺组、中药组及综合疗法组,每组30例。4组患者分别予以相应治疗,耳穴压豆组采用耳穴压豆治疗,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中药组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综合疗法组采用以上3种治疗方法。5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4组患者PSQ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综合疗法组>中药组>耳穴压豆组>针刺组,但组间比较,只有综合疗法组及中药组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压豆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其余3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0%(30/30)。结论:耳穴压豆、针刺、中药内服及针药综合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均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针药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川芎与延胡索的提取方法和最佳工艺条件。方法考察不同提取条件对阿魏酸、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进行提取工艺条件优选。结果川芎采用12倍量75%乙醇提取3.5 h 即可。pH 为3的川芎提取液以5 ml/min 的流速上 DM-130大孔树脂柱,用8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真空干燥。延胡索采用22倍量 pH 4的酸水提取3 h。结论该工艺提取率高,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对脑衰老的认识散见于健忘、眩晕、郁证、癫证、脑空虚、脑髓消、情志病等论述中.认为本病是人脑功能逐渐衰退的疾病,证候与脑主思维、记忆、感觉、五志等功能失调相关,表现为神机失调、智能衰退、行为异常,患者起病隐匿,渐行加重.初期多见头晕耳鸣、健忘失眠、情绪急躁等脑功能失调症状;中期呈记忆力明显减退、反应迟钝、神情淡漠等脑功能衰退症状;后期智能明显衰退,脑组织形态改变,呈痴呆状态.  相似文献   
5.
阳陵泉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陵泉穴是足少阳胆经合穴,又为胆之下合穴和八会穴之一筋之会穴。不但能治疗本经病变,还能治疗胆腑病变,又是治疗筋脉麻痹之要穴,具有疏肝理气、清热利湿、利胆和胃、舒筋活络、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功效,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对胁痛、肩痹、痉证、痿证、肝斑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长春碱亲水基修饰阳离子脂质体制备及理化性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长春碱亲水基修饰阳离子脂质体并考察其理化性质。方法:采用pH梯度法制备长春碱亲水基修饰阳离子脂质体,透射电镜下观察脂质体外观形态,激光散射测定脂质体粒径分布和Zeta表面电位,利用氧化指数测定氧化程度,葡聚糖凝胶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和渗漏率。结果:长春碱亲水基修饰阳离子脂质体平均粒径(102.4±3.8)nm,多分散指数0.18±0.01,呈双分子层结构,Zeta电位(27.4±0.58)mV,氧化指数<0.2,包封率86.42%。冰箱(<4℃)保存9个月后脂质体的渗漏率<8.0%,而室温保存时渗漏率较大,9月渗漏率达34.8%。结论:制备的长春碱亲水基修饰阳离子脂质体粒径均匀,外观良好,包封率高。脂质体的渗漏率与保存温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4岁,1997年7月24日就诊。自诉瞬息性肩背疼痛2年余,每于饮热水、食热粥后即引起双侧肩背对称性疼痛,疼痛持续短暂,停止饮后则疼痛消失,饮冷饮冷粥无上症,自述疾病开始时无任何原因。诊其无颈项疼痛、无恶寒发热,大小便正常。双侧肩背表面无异常,唯于双侧肩中俞附近有轻微压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数。即行针刺治疗,取双侧肩中俞、肩井穴,用泻法,使针感有酸麻胀的感觉,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次日来诊时即告之针后症状消失,回去热饮后未再疼痛。为巩固疗效,又用上法治疗1次。随访半年未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我们以特质养心氏治疗冠心病 5 0例 ,并对其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进行疗效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按 1 978年 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 [1] ,选取我院保健科门诊患者 90例 ,其心电图均有明确的ST- T缺血改变 ,70例有明显的胸闷、心悸 ,2 0例有阵发性心前区闷痛。随机将 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5 0例 ,男 3 0例 ,女 2 0例 ;年龄 41~71岁 ,平均 5 8.1 7岁 ;病程 6个月至 1 1年 ,平均5 .3 2年。对照组 40例 ,男 2 2例 ,女 1 8例 ,年龄 43~73岁 ,平均 5 7.3 5岁 ,病程 5个月至 9年 ,平均 4.2 4年。两…  相似文献   
9.
牛凤菊  魏红 《光明中医》2005,20(1):53-54
翳风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穴 ,又为手足少阳之会穴 ,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对于其定位 ,在以往文献中 ,差别不大。如《针灸甲乙经》谓其“在耳后陷者中 ,按之引耳中” ;《针灸集成》“在耳根部 ,距耳五分” ;《针灸大成》“耳后尖角陷中 ,按之引耳中痛” ;《针经》中有“先以铜钱二十文 ,令患者咬之 ,循取穴中……针灸俱令人咬钱令口开”。现代临床上翳风穴的取法与《甲乙经》基本一致。如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灸学》及《腧穴学》中定位为 :“正坐侧伏或侧卧 ,在耳垂后方 ,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1 古文献研究晋代《针灸甲乙经》记载 …  相似文献   
10.
失眠是由外感或内伤等病因致使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而心神不安之疾。笔者以耳穴压豆为主配合中药治疗 5 0例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 0例 ,男 15例 ,女 35例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6 0岁 ,以 2 4~ 2 5岁为主 ;患病时间最短 1周 ,最长 5年。2 治疗方法2 1 耳穴压豆方法 主穴 :心、神门、皮质下、枕、垂前。配穴 :心脾两虚 -脾 ,肝郁气滞 -肝、三焦、肝阳区 ,心虚胆怯 -胆 ,心肾不交 -肾 ,胃失和降 -胃、脾、三焦 ,肾阳虚 -精宫、内分泌、肾 ,严重者配耳尖放血 ,多梦配胆 ,心悸多汗配降率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