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9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第二节眼与臟腑“素間”陰陽应象大論中有說:“肝主目(中略)在竅为目”,“灵樞”五閱五使篇有云:“目者肝之官也”,眼对五臟中特别重視与肝的關連;“灵樞”大惑論有說:“目者心使也”;虽然这些說法很与以前所謂“連目系”(肝經)及“繫目系”(心經)的經絡綫路相呼应,但是,不單單是肝与心,同時在大惑論裏还有認为眼睛是五臟六腑之精的說法,现在引在下面: 1.“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於目而为之精,精之窼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原文有“其窠”字样,根据守山閣校本訂正,校訂者註)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約束,裹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脈並为系,上属腦,後出於項中,(中略)”。2.“目者五藏六府之精也。营衛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生也,故神劳則魂魄散,志气乱(下略)”。後世,受印度医学的影响,到明朝以後在前記諸眼科書裏記載着以此說而推衍出來的五输八廓說。  相似文献   
2.
第二节八奇经十三、任脉(S.M.N,O_(13))1.成绩:附摄影图13。2.对照:附绘图十三。「素问」骨空论,「灵枢」营气论:起于会阴部,络外阴部,上阴毛際,过脐,正中线上,至喉头,上颐循面,环唇,分为二支,络于两目之中央。3.按语:完全与对照的线路一致。  相似文献   
3.
三、足阳明之胃经(L·P_3,O_3)1.成绩:附摄影图3。图内不明显的足背部感觉圈终末,达到足第二趾外侧端;足背分支线图内欠缺部分,是通过足拇趾内侧到达趾端爪甲的胁部。  相似文献   
4.
经络研究     
翻译本书的目的人体里面究竟有没有经络(十二经从奇经八脉)这样东西,这是针灸学里最重要的基本问题,也是整个祖国医学的重要问题之一。祖国二三千年来的几百种针灸书籍里,几乎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是阐述经络学说的内容,也有几本是专门研究经络学说的专着,如忽泰必烈的「金兰循经」,滑伯仁的「十四经发挥」,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等。这许多著作里关于经络学说的内容,并不完全是一些空泛的理论,很多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言之凿凿,确有其事。我们研究针灸的一部分临床中医师,学习大都是从经络学说开始的,在临床实践中也多应用经络来治  相似文献   
5.
十九冲脉(S·L·N_3)1.成绩:针刺「幽门」,「通谷」(幽门下约一横指半),「阴都」(通谷下约一横指半),「盲俞」(通谷下,平脐),「气穴」(盲俞直下,在脐与横骨中间,约平关元)而作检查,都出现与附摄影图18(A)、18(B)完全相同的感觉圈(上述经穴都在肾经上).2.对照:附绘图十九.  相似文献   
6.
第二篇经络的确认第一章绪言我们要把经络研究明白,才是真正解决东方(中国)医学的关键。研究东方(中国)医学的第一个应该着手的课题,就是经络究竟是实在的呢?还是仅仅是古人凭空的妄说?这是一个必须阐明的问题。「黄帝内经」裹所论述的经络,主要是作为解释针剌疗法的病态反应的,经络说与针剌法认为是不可能分割开来的东西。因此,著者等一年来企图用直接研讨古医书裏的经络学说,并用针刺人体的实际  相似文献   
7.
九.手厥阴心包络经(H·N_3,O_9)1.成绩:附摄影图9(A),9(B)。2.对照:附绘图九。「灵枢」经脉篇: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横膈膜,历络三焦。其分支,循胸部,出侧胸胁下,至腋窝下,循上臂内侧,入肘窝内,更走下臂,行桡骨手根屈肌与长掌肌之间,入手掌中,循中指出中指端。另支从掌中,另循示指,出示指端。  相似文献   
8.
第三章背部特定部位第一节俞穴1.肺俞自针刺部分向左右中府穴(肺之募穴),发生带状围绕胸背的感觉圈,又诉述如同贯穿身体的深部、直达中府那样的感觉,在中府部分出现强感觉点,认得出像从此向同侧肺经H·N_1连结,由上肢而达拇指端那样的感觉圈.(以下记载准此而加省略)2.厥阴俞带状感觉圈达膻中,(心包络之募穴)另外像直贯膻中,与同侧心包络经H·N_3连结.(括弧内校订者注)  相似文献   
9.
第四篇各经络在四肢的特定穴位的意义第一章关于四肢的特定经穴十二经络都是终始于足之末端的.而且在四肢里面,以从肘关节,膝关节(四关)到末稍部分的特定经穴作为各经穴的要穴,古来在治求疾病上是被重视的.(参考第一篇第二章)即是"灵枢"本输篇所说的叫做五藏(脏)五腧,六府(腑)六腧"它的名称叫做:井、荣、俞、经、合,及井、荣、俞、原、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