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抗Hu抗体阳性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抗Hu抗体阳性的确诊PNS的患者,均依据2021年副肿瘤综合征更新诊断标准及PNS诊断评分系统(PNS-Care Score)进行诊断。患者均随访至2021年8月,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 共收入14例PNS患者,男8例、女6例,年龄42~74岁,平均(58.93±9.50)岁。14例PNS患者中表现为周围神经病9例(64.3%),其中7例(50.0%)为感觉运动神经病、2例(14.3%)为感觉神经元病,表现为边缘性脑炎和快速进展性小脑综合征各2例(14.3%)、脑干脑炎1例(7.1%);合并小细胞肺癌11例(78.6%),乳腺癌、胸腺瘤及B细胞淋巴瘤各1例(7.1%)。14例中11例(78.6%)在肿瘤确诊之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延迟诊断15 d至14个月,中位延迟时间为4.00(2.00,6.00)个月。14例PNS患者中,8例接受肿瘤治疗,8例接受免疫治疗,其中甲泼尼龙冲击6例、丙种球蛋白治疗2例,3例仅接受对症治疗;3例病情好转,11例死亡。...  相似文献   
2.
对近年来中医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整理,从中药内服、中医外治法(针刺、艾灸、穴位按摩、穴位埋线、穴位敷贴、中药保留灌肠)、综合疗法及其他疗法等4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分析中医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疗效及特点,发现中医治疗老年性便秘疗效可靠、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小,但目前在诊断、纳入、疗效评价标准及研究方法上尚不够规范与完善,在作用机制、起效机制方面亦涉及较少,还需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穴对健康青年人胃电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时间相关性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健康青年志愿者30例,运用EGEG-5D五导胃电图微机分析仪检测足三里穴针刺过程中不同时段(针刺前10 min、进针时、进针后5 min、进针后10 min、行针时、行针后5 min、行针后10 min、出针时、出针后5 min、出针后10 min)胃电波形频率和幅值的变化,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Ⅰ~Ⅳ导联中,各时段平均频率、平均幅值数值较针刺前大多有所降低,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相对升高,进针后10 min、行针后10 min与进针后5 min、行针后5 min相比数值降低(P0.05),出针后5、10 min与针刺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对健康青年人胃电活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且以抑制作用更为明显;针刺过程中,即时效应、累积效应均有所体现,在针刺操作后10 min内累积效应持续存在;同时针刺对机体胃电活动的调节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气象学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9 13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沈阳市同期气象学资料,采用Pearson′s或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气温、风速、湿度等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率的关系。结果: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共收治9 135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7 024例(76.89%)≤3岁,每年7月至8月发病率最高,约为59.50%。我院2014年1月始,共有4 611例患儿进行了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查,1 638例(35.52%)阳性,其中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阳性率最高,1 091例(66.60%)。手足口病发病例数与所有的气象因素均有显著相关性,与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17、0.365( P<0.01),与平均风速呈显著负相关性( r=-0.177, P<0.05)。因为气象因素之间相互影响,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后建立预测模型:手足口例数=-85.840+0.365×湿度+温度×0.517-0.177×风速,温度和湿度是危险因素,风速是保护因素。 结论:手足口病高发年龄为3岁以下幼儿,病原以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最多见。平均温度、平均湿度、风速均与手足口病的发病相关,可以根据手足口病与气象因素关系建立模型,根据模型进行手足口病预测,做到早期监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PPN)的临床特征。方法 基于2021年副肿瘤性神经综合征(PNS)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PPN患者的临床表现、PNS抗体、肌电图、治疗及预后等。结果 纳入14例PPN患者,8例为确诊PNS,3例为很可能,3例为可能。男9例,女5例。发病年龄37~71(55.9±11.3)岁。临床表型:5例为感觉神经病,9例为感觉运动神经病,均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以肢体麻木无力、疼痛为主要症状。PNS抗体:5例抗Hu抗体阳性,1例抗Hu、GD1a及GM2抗体阳性,1例抗Hu、CV2抗体阳性,1例抗Hu、SOX1抗体阳性,3例抗Amphiphsin抗体阳性,2例抗Yo阳性,1例抗CV2阳性。合并肿瘤:6例患小细胞肺癌(SCLC),1例患淋巴瘤,1例患乳腺癌,6例未发现肿瘤。肌电图示:5例为感觉神经病变,9例为感觉运动神经病变;8例以轴突损害为主,6例以脱髓鞘病变为主。治疗及预后:6例接受化疗,1例免疫抑制治疗,1例激素冲击治疗,3例死亡,4例无缓解或加重,5例缓解。结论 PPN患者表现为感觉神经病或感觉运动神经病,以抗Hu...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