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院自1991年2月至1995年1月共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患者528例,其中死亡48例,为探讨死亡时间规律性等有关问题,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本组病例全部符合1980年第二次全国肺心病会议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隐性肺癌     
  相似文献   
3.
2002年8月-2004年1月,我们用小剂量干扰素局部涂擦传染性软疣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临床诊断为传染性软疣的患儿,取莱福隆(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安徽产)1支(300万国际单位),用生理盐水5ml稀释后涂擦皮疹,每天3-4次,连用2周,不用其他任何药物,结果疣体消失,未见任何不良反应。讨论  相似文献   
4.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多呈昏迷状态,为了促进患者尽快苏醒。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片受体桔抗剂盐酸纳洛酮催醒,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我科1993年12月至1996年4月收冶煤炉取暖致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6~70岁。均呈深昏迷。20例患者随机分纳洛酮组和对照组各10例,进行配对观察,其年龄与性别构成无统计学意义。纳洛酮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0.4~2.0mg加5%~10%葡萄糖注射液40ml静注或500ml静滴,必要时4~6h重复给药1次,剂量同上。3~5d为1疗程;对照组仅给予…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复方药艾条对脾肾阳虚型肥胖症大鼠模型血脂的影响。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药艾组(25只)和清艾组(25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药艾组与清艾组采用中西医混合饲料喂养,时间均为2周。肥胖症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不予治疗,药艾组用复方药艾条灸,清艾组用清艾条灸,灸4周,观察并比较组间疗效。结果: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体重、体长、Lee's指数、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上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大鼠一般状态变化较为明显,表明脾肾阳虚型肥胖症模型成功。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药艾组在体重、体长、Lee's指数、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方面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艾组相关指标变化较小。结论:复方药艾条对脾肾阳虚型肥胖症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1974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肺康复委员会首先提出了肺康复的定义,并在1982年又重申了这一内容:“肺康复是医疗实践中的专门技能,它必需个别对待,通过精确诊断、治疗、心理支持和教育以形成多措施的治疗方案,用以稳定或逆转肺部疾病所引起的病理生理和精神病理学的变化,以期在肺障碍程度和其生活地位允许的条件下恢复至最佳功能状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目前颇受重视的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重要疾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又最为多见。因此康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要想获得康复成功,对参与这些项目的患者进行正确评价是非常必要的。为了选择适宜的项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内服联合倒模面膜术治疗寻常性痤疮80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8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男48例,女32例.其中14~18岁者58例,19~25岁者16例,26~40岁者5例,40岁以上者1例.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①初期在毛囊口呈现米粒大红色丘疹,亦可演变为脓疱.次后可形成硬结样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严重病例可形成硬结性囊肿;②多发于男女青春期面部及胸背部,常伴有皮脂溢出;③多有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感外邪等诱发;④青春期过后,多数可自然减轻;⑤妇女多伴有月经不调.  相似文献   
9.
民航乌鲁木齐管理局医院检验科首次普查了本局幼儿园2-6岁健康儿童的血红蛋白共346人次,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菊科蓝刺头属Echinops植物是世界传统医药中常用的药材之一。该文结合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重点对蓝刺头属植物在我国传统中医药及一些少数民族医药中心的应用及现代研究做了简要介绍及评价,并对其在我国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朝鲜族等民族传统医药中应用及相关研究进行概况。为进一步综合准确的利用和研究这一丰富植物资源,从而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对临床应用、新药研制及扩大药源提供参考和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