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从心肾不交论治白塞氏病的规律。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历代医家多认为白塞氏病是由于湿热毒邪内蕴,日久蚀于口腔及二阴所致,综观古今医家辨证治疗该病,鲜有从"心肾不交"论治之报道。笔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寻求规律。结果:本病可以从"交通心肾"着手论治,肾水不足,心火亢盛,水火不济,蚀于上下是病机之重;因此,在治疗本病时当以交通心肾,水火相济为首,即所谓清心火,滋肾水,以清为补,以补为清,清补兼施,标本兼治。结论:中医药疗法能充分发挥个体化治疗优势,标本兼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沈贤发 《四川中医》2013,(12):95-96
目的:评价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66例急性脑梗死(发病72小时内)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33例。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5天,给予临床常规的治疗,包括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调控血压、血糖等,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均用胞磷胆碱、依达拉奉、吡拉西坦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加用血塞通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8%,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无1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采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广泛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4.
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大偻"范畴,与单纯的现代医学治疗手段相比,中西医联合疗法能明显缓解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小。强直性脊柱炎目前中医证型分类尚无定论,笔者从"肾"角度提出强直性脊柱炎首责于肾,病位在骨,从现代分子学层面解释从"肾"论治的合理性,并归纳了其病因病机、理法方药,为今后中医临床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回纹型风湿症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以急性关节炎及其周围炎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症,现代医学以非甾体抗炎药对症治疗为主。中医认为该病病因为正气不足,风寒湿热诸邪侵袭体表所致;病机为本虚标实,邪犯肌表,经络痹阻,不通则痛;临证可分为风寒湿证、风湿热证、气滞痰瘀证、正气不足证等四型。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联合硫酸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 sulfate,HCQ)治疗中医不同证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125例以MTX联合HCQ治疗RA患者12周的完整病史,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将其分成风湿痹阻证组、寒湿痹阻证组、湿热痹阻证组、肝肾亏虚证组、肾气虚寒证组,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患者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S28)。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周后5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VAS均减少,RF、ESR、CR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湿痹阻证组、寒湿痹阻证组、湿热痹阻证组、肝肾亏虚证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VAS、RF、ESR等观察指标的降低幅度均明显大于肾气虚寒证组(P0.05),5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X联合HCQ治疗中医RA风湿痹阻证组、寒湿痹阻证组、湿热痹阻证组、肝肾亏虚证组疗效优于肾气虚寒证组。  相似文献   
9.
肌少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中医学将其归为“痿证”“虚劳”范畴。脾胃、营卫与四肢肌肉联系密切,临床常采用健脾胃、调营卫之法,使脏腑与四肢肌肉得以滋润濡养,使疾病向愈。对近年来盐城市中医院老年病科运用中医药治疗肌少症经验进行总结,认为应从调理肝脾入手治疗该类疾患,着重补益肝血、益气健脾以化生气血、柔筋增肌。基于“肝脾同调”角度辨治肌少症,对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