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0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日咳方治疗百日咳效果较好,今春以来门诊治疗20例,均属痉咳期,其中服药三剂而愈者8例,5~6剂愈者9例,7~8剂愈者3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及服法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云:“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对本条的解释,历来注家多认为“转胞”之“胞”为膀胱。个人浅见以为“转胞”之“胞”不是膀胱而是子宫,理由是: 1.《金匮要略》及其以前的古典籍中未有称“胞”是膀胱者。《内经》早就明确地指  相似文献   
3.
郑××,女,28岁。1979年3月就诊。病员四年内流产三次,迭进中西药保胎,均告失败。此次怀孕已50余天,欲求保胎而就诊。症见:颜面黄胖,脘腹痞满,纳呆,时时呕恶,口干苦,小便黄臭,苔黄腻,脉濡数。证属湿热下注胞宫,损伤冲任,胎元不固。治宜清利湿热,调养冲任,固摄胎元。拟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2克,木通8克,泽泻8克,前仁10克。柴胡10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甘草3克,当归12克,焦栀10克。黄芩10克,白术15克,砂仁6克(后下),煅龙骨、煅牡蛎各30克。  相似文献   
4.
“转胞”之“胞”不是膀胱而是子宫,在病因病机上是妊娠合并尿潴留,见拙文《“转胞”之“胞”当是子宫》(《四川中医》1985年第五期)。为进一步阐明这一观点,再论如次。一、圣道不易,其理一贯《素问·五脏别论》明确提出“女子胞”是奇恒之腑,强调“女子”两字,是专指女人而言,并未捉“胞”是奇恒之腑,这就说明“女子胞”是女子的一个特殊的组织器官。历代医家均公认,女子胞是子宫。《金匮要略》把“转  相似文献   
5.
李××,女,27岁,工人。1972年5月6日初诊。四年来流产三胎,曾经中西医多方保胎,均告失败。现又怀孕四十余天。症见:面色(白光)白,短气懒言,纳差,腰膝痿软,自觉小腹冷而隐痛,阴道已开始少许流血,舌淡苔白,六脉沉细。  相似文献   
6.
曾××,女,42岁。1984年4月2日初诊。因食腊肉后突发呕吐,满腹胀痛,拒按,大便未行两日,偶有矢气,小便灼热而黄,口燥而不渴,苔黄而干,脉沉紧有力。此乃太阳结胸、阳明腑实合病,饮热、燥屎为患。用逐饮泻热、通下腑实法。投大承气汤加甘遂:  相似文献   
7.
基本方:花椒2克,乌梅、地肤子各30克,黄连5克,黄柏、当归、刺蒺藜、防风各12克,白藓皮15克,僵蚕、蝉蜕各6克.临证稍予加味。案例:廖女,13岁,1983年5月6日初诊.患荨麻疹3年,疹块遍布周身,呈片闭状,奇痒难忍,灼热如火,忽起忽消,一日内可数次发作,症状缓解未及半月必再发作.发作时吐涎、腹痛,腹部出现包块,包块时散时聚,舌苔黄白,脉弦.迭经中西药物治疗,未获显效。笔者认为本病乃风邪兼挟湿热,裹结蛔虫所致,治宜祛风除湿、清热治虫.用治虫祛风汤原方加川楝5克.两剂而疹退,腹痛吐涎止。继予驱蛔,上方再加雷丸、使君子、槟榔片、连服2剂,下虫数条,以归芍六君子善后,随访两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8.
立场的错位、认识方法的偏差、不懂中医、沽名钓誉乃反中医闹剧的主要根源。探析其危害,批判其谬误是社会的责任,对振兴中医实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拟银胡蒿桑丹泻白汤治疗小儿夜热11例,皆获良效。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在半岁~7岁之间发病。程1~3天者7例,4~7天者3例,一月者一例。服一剂而愈者9例,服两剂而愈者2例。处方:银柴胡、青蒿、桑叶、丹皮、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3岁以下者,甘草1g、粳米15g,其余诸药为6g;3岁以上者,甘草2g、粳米30g,其余诸药均为10g。典型病例:陈女,3岁,1984年12  相似文献   
10.
用“四白清蒸凤”食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对改善临床症状和预防发作均获满意效果。其制作方法是: 药物:百合50克,白芥子30克用两层纱布包好,细线缚牢。银杏20粒去壳去心,田七粉5克。食品:白凤(白鸭子)一只。佐料:胡椒粉少许,生姜、陈皮适量。将鸭子去毛及内脏中废物,洗净,切小块,与田七粉拌匀,并合诸药清蒸,炖亦可,肉熟为准,除去纱布包,肉汤及余药均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