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47篇
  免费   851篇
  国内免费   515篇
耳鼻咽喉   119篇
儿科学   124篇
妇产科学   60篇
基础医学   813篇
口腔科学   135篇
临床医学   2513篇
内科学   948篇
皮肤病学   366篇
神经病学   241篇
特种医学   5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79篇
综合类   3930篇
预防医学   1824篇
眼科学   165篇
药学   1674篇
  24篇
中国医学   1765篇
肿瘤学   420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68篇
  2022年   413篇
  2021年   338篇
  2020年   351篇
  2019年   348篇
  2018年   388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768篇
  2013年   719篇
  2012年   938篇
  2011年   902篇
  2010年   777篇
  2009年   823篇
  2008年   797篇
  2007年   777篇
  2006年   604篇
  2005年   617篇
  2004年   629篇
  2003年   565篇
  2002年   545篇
  2001年   513篇
  2000年   461篇
  1999年   304篇
  1998年   303篇
  1997年   301篇
  1996年   244篇
  1995年   270篇
  1994年   247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94篇
  1986年   87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69篇
  1983年   59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2篇
  1960年   9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患者女性,32岁。6天前当地医院体检B超示“膀胱结石”,无排尿困难,无血尿、尿痛,无恶心呕吐,无腰酸腰痛、畏寒发热等,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拟“膀胱结石”收入院。入院后行尿道膀胱镜检查,膀胱镜下见膀胱左侧壁至输尿管口周围广基肿物,大小4 cm×3.5 cm, 肿物表面覆数颗大小0.5 cm×0.5 cm小结石,余膀胱壁光滑,血管纹理清晰。术中将膀胱结石直接冲出,术中取膀胱肿物3处组织送病理活检,后行膀胱肿瘤电切术。  相似文献   
2.
3.
4.
5.
目的:探究萆薢渗湿汤应用于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压力疗法,口服羟苯磺酸钙分散片加迈之灵,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口服萆薢渗湿汤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疮面色黯、脓水浸淫、漫肿灼热)、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创面面积、生活质量[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生命质量问卷(VLU-QoL)]变化,分析治疗1个月后两组创面色泽及愈合时间差异。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疮面色黯、脓水浸淫、漫肿灼热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创面面积均较治疗前有显著缩小,且观察组明显小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LU-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红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整体创面色泽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萆薢渗湿汤能有效改善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对促进创面愈合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饮水砷暴露小鼠各组织及脑部分区组织中无机砷代谢产物的蓄积与分布规律。方法将40只健康8周龄清洁级昆明雌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生理盐水)组、50、100和200 mg/L亚砷酸钠染毒组,每组10只。采用亚砷酸钠自由饮水方式染毒,染毒时间为6个月,检测肝脏、肾脏、脾脏、肺脏、膀胱、大脑皮层、小脑和海马组织中五价无机砷(pentavalent inorganic arsenic,iAs~(5+))、三价无机砷(trivalent inorganic arsenic,iAs~(3+))、单甲基胂酸(monomethylated arsenic,MMA)和二甲基胂酸(dimethylated arsenic,DMA)含量,并计算总砷(total arsenic,TAs)含量。结果与5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比较,2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肝脏和脾脏中TAs和iAs~(3+)的含量以及100、2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肾脏中TAs和DMA的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比较,2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肾脏中TAs和DMA的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比较,2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肺脏中TAs的含量及100、2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肺脏中iAs~(3+)的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比较,2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肺脏中TAs的含量和膀胱中iAs~(3+)的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比较,1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膀胱中TAs和DMA的含量及200 mg/L亚砷酸钠暴露小鼠膀胱中TAs、iAs~(3+)、MMA和DMA的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0、1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比较,2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大脑皮层中TAs和DMA的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比较,1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小脑中TAs的含量及2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小脑中TAs和DMA的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比较,1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海马中MMA的含量及2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海马中DMA的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浓度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肝、脾和肺脏中的DMA含量,肾脏、大脑皮层、小脑和海马中的iAs~(3+)含量,肺脏中的MMA含量以及海马中TAs的含量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亚砷酸钠暴露浓度的升高,小鼠各组织中TAs和DMA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肝脏、肾脏、脾脏和大脑皮层中iAs~(3+)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肺脏、膀胱和海马中MMA的含量亦呈上升趋势。50和1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各组织中TAs和DMA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膀胱脑组织肝脏肾脏肺脏脾脏;iAs~(3+)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肝脏肾脏脾脏膀胱脑组织肺脏;MMA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肺脏膀胱脑组织。100和200 mg/L染砷组小鼠脑部分区组织中TAs和DMA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小脑大脑皮层海马。50、100和2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肺脏、膀胱和海马中可检测出MMA,其它各浓度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组织中MMA均未检出。所有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组织中均未检出iAs~(5+)。结论慢性饮水无机砷暴露小鼠体内无机砷代谢产物的蓄积与分布具有明显的组织和区域特异性。鉴于无机砷代谢产物的不同毒性,推测膀胱和脑组织可能是慢性无机砷暴露发挥毒性最重要的靶器官,但详细机制尚需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青年高血压病7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光  于海丽  赵树伟 《人民军医》2006,49(12):719-720
近年来,中青年高血压病发病比例不断上升,特别是机关工作者更是高发人群。2002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对门诊就诊的中青年高血压病71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淋巴瘤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特征,且散发于门诊,容易造成漏诊与误诊,以表浅淋巴结肿大者,需要和慢性淋巴炎、淋巴结核等鉴别,因为淋巴瘤能够早期发现和确诊,及时正确的治疗,尚可获得较满意的远期疗效。本文9例老年早期曾误诊为其他疾病的颌下、面、颈部淋巴瘤,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38岁,有慢性乙肝病史14年,近3年间断下肢浮肿。于2002年5月20日因肝炎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术后出现发热、左上腹痛,持续三周后渐消失。2002年8月上旬又感左上腹痛,进行性加重,伴有左则胸闷,发热,最高体温39℃,于2002年9月13日再次入院。以往有糖尿病史半年。体检:体温38.6℃,神志清,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 ,5 3岁。餐后寒颤、高热 3d住院。有间断发作性畏寒高热 8年 ,初起每年 1次 ,以后 3~ 4年每年 2~ 3次 ,每次发热历时 3至 4周。多发生于中餐后 1~ 2h ,3~ 4h后热退至正常 ,无其他不适及异常表现。抗生素、退热药对之无明显作用。饮食正常。 10年前有胆囊手术史。体检 :神清 ,体温 39.4℃ ,脉博 116次 /min ,急性病容 ,无贫血貌 ,全身皮肤、巩膜未见黄染 ,腹平软 ,肝、脾未扪及 ,右腹直肌旁有手术疤痕长 8cm ,愈合良好 ,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实验室检查 :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抗双链DNA抗体均正常 ,胸片、肝胆脾胰及双肾超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