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信息管理系统在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联合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12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拟实施分娩镇痛的单胎头位初产妇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信息管理系统辅助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各产程时间、新生儿指标、产妇分娩镇痛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及镇痛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分娩过程中产妇缩宫素使用率(43%)低于对照组(59%)、自然分娩成功率(79%)高于对照组(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分别为(423.3±94.5)min和(477.2±98.1)min,均短于对照组的(456.2±111.7)min和(514.0±113.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产妇分娩期间对自控硬膜外镇痛方法掌握、自我评估内容知晓程度及不良反应汇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镇痛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息管理系统可加强产妇对分娩镇痛相关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提高分娩镇痛护理质量,减少缩宫素使用率,缩短产程,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分离技术,对茜草科九节属植物黄脉九节Psychotria straminea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对照,鉴定了从黄脉九节枝叶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的16个化合物,包括8个黄酮类化合物、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和5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杨芽黄素(1)、芹菜素(2)、山柰酚(3)、木犀草素(4)、香叶木素(5)、槲皮素(6)、山柰酚-4''-O-甲醚(7)、鼠李素(8)、7-羟基香豆素(9)、7-甲氧基香豆素(10)、东莨菪内酯(11)、羽扇豆醇(12)、30-醛基羽扇豆醇(13)、羽扇豆醇乙酸酯(14)、α-香树脂醇(15)和熊果酸(16)。该研究首次对黄脉九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除化合物69为首次从黄脉九节中分离得到以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九节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针和传统头皮针用于儿科输液的效果,并探索静脉留置针的合理穿刺部位。方法将964例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传统头皮针输液,调查患儿家长满意度、首次穿刺成功率和不良反应情况以比较两组的效果,同时比较试验组中穿刺部位为头部静脉(头部组)和手足部静脉(手足组)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家长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发生渗漏、脱管、堵管和静脉炎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中,手足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头部组,发生渗漏、脱管的比例均低于头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传统头皮针相比,儿科输液护理中静脉留置针可减少穿刺次数,降低渗漏、漏管、堵管和静脉炎的发生比例,且应优先考虑手足部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非严重暴力所致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原因、诊断、治疗和预后, 提高对儿童脊髓损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非严重暴力所致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儿的发病年龄、致伤机制、临床主要症状及出现时间、治疗过程及恢复情况、分析急性期脊髓MRI表现, 并电话随访长期预后。依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制定的标准判断脊髓损伤程度。结果共6例患儿, 男3例, 女3例, 年龄16个月~8岁。致伤机制:床上跌落, 直立位臀部着力跌坐, 体育运动用力跳跃跌倒。外伤后立即出现症状。主要症状:双下肢无力、疼痛, 不能行走, 排尿障碍。治疗过程:脊柱制动, 尽早甲泼尼龙冲击治疗[20 mg/(kg·d)], 减轻水肿、营养神经等治疗, 必要的对症治疗包括导尿、抗感染, 及时康复治疗。6例患儿脊髓放射性检查未见骨折及脱位, 脊髓MRI提示胸髓及胸髓以下异常信号。脊髓功能恢复顺序:小便功能恢复, 下肢疼痛减轻, 下肢无力改善。电话随访时病程1~5年, 1例二便失禁、肌力Ⅰ级, 脊髓MRI提示萎缩性改变;余5例可独立行走, 长距离行走诉腿痛, 有轻度足内翻或外翻, 脊髓MRI无明显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生物运动感知能力.方法 采用时距辨别任务对46例ADHD患儿和46例健康对照组进行生物运动感知能力测试.结果 健康对照组的主观相等点(PSE)(-0. 30 ± 0. 35)为负值,与检验值"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 83,P<0.05).与健康对照组的PSE相比,ADHD患儿的PSE(0.06 ±0. 63)为正值,且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 34, P<0. 05) .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DHD患儿的生物运动感知能力与其发病年龄关系密切(r=-0.91,P<0. 05) .结论 ADHD患儿存在生物运动感知能力障碍,发病年龄越小,表现越差,且这种感知能力障碍可能与ADHD患儿额叶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6.
皮内注射法常用于药物过敏试验及预防接种。皮内注射药量一般较少,但拔针时常发现针眼处有少量药液溢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药物的剂量,影响药物的作用效果,也造成患者感觉不舒适。为了使药液安全、足量地注射到患者体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笔者总结出了防止皮内注射拔针时药液外溢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汪晓翠  杨绮  吴卫刚 《新中医》2022,54(6):161-164
目的:观察铺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寒湿凝滞型盆腔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少腹逐瘀颗粒治疗,治疗组行铺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7.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腹部疼痛、白带量多、腰骶酸痛等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s-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铺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症状及局部...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牵引状态下进行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33例,并与仅做牵引治疗的130例对照观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患儿眼区情绪识别障碍特点及其相关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安徽省儿童医院2020年9月—2022年1月收治的56例ESE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脑电图棘慢波指数(SWI)监测计算结果将患儿分为典型组(SWI≥85%~100%)24例和非典型组(SWI≥50%~85%)32例,采用眼区基本情绪辨别任务系统和眼区复杂情绪辨别任务系统及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2组患儿的眼区情绪辨别障碍特点并对临床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典型组患儿喜、厌、惊、恐、怒识别得分低于非典型组,简单情绪识别总分[96.50(84.00,102.75)分VS 105.00(101.00,105.00)分]及复杂情绪识别总分[18.00(14.00,21.25)分VS 21.00(17.00,21.00)分]低于非典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在悲伤情绪识别得分[15.00(14.00,17.00)分VS 17.00(14.25,18.00)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ESES患儿的简单眼区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97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增加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前、术后1周及1个月(复查时)的抑郁、焦虑和生存质量进行比较,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术后7天及术后1个月,干预组的整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4个评分高于对照组,SDS、SAS标准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5.9%,高于对照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