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3 毫秒
1
1.
目的 从肠道微生态角度研究肝硬化由代偿期发展成失代偿期的发病机制,同时研究不同中医证型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特点。方法 选择HBV相关肝硬化腹水患者30例(肝硬化腹水组)和肝硬化代偿期患者30例(肝硬化组),根据中医证候分型将HBV相关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湿热水停组(12例)、血瘀水停组(5例)、阳虚水停组(8例)、阴虚水停组(5例)。检测并比较肝硬化组和肝硬化腹水组患者肝的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测量值、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R15)值、肠道菌群,肝硬化腹水组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肠道菌群。结果 肝硬化腹水组肝的FibroScan测量值(45.25±10.63)kPa明显高于肝硬化组的(14.27±9.95)k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腹水组的ICGR15值(37.47±8.25)%明显高于肝硬化组的(8.56±5.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腹水组患者双歧杆菌数量(8.01±1.48)lgCFU/g明显少于肝硬化组的(10.86±1.78)lgCFU/g,肠杆菌数量(10.98±...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从肠道微生态靶点探讨防风通圣散干预治疗毒热瘀结证乙型肝炎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 的可能作用机制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佛山市中医院 2019 年 10 月至 2022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40 例毒热瘀结证乙型 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0 例。对照组按肝衰竭诊疗指南的 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防风通圣散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中肠道菌群的变化 及胆汁酸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胆汁酸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胆汁酸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肠道中肠球菌、乳酸杆菌、拟杆菌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肠道中的肠杆菌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双歧杆菌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治 疗后观察组患者肠道中的肠杆菌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防风通圣散降低胆汁酸从而调节肠道菌群变化,有效干预 HBV–ACLF 早期患者的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