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2013年驻鄂某部队腺病毒7型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 2013年1—3月,我院收治驻鄂某部队呼吸道感染患者306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点。结果 306例患者均来自同一部队,疫情波及整个营区,2013年1月中下旬形成发病高峰。患者中新兵占98%,发热、咳嗽、咽痛为主要表现,少部分患者出现腹泻、眼部不适、胸闷,部分患者扁桃体或咽后壁可见灰白色附着物。辅助检查:病毒学检测为腺病毒7型,近半数患者病初白细胞计数偏高,随后下降低于正常,可有血沉偏快,C反应蛋白升高,心肌酶谱升高、肝功能损害,其中肺部CT提示腺病毒肺炎52例。在301医院和302医院专家组指导下,经综合治疗均治愈出院。病程1~20(7.5±6.2)d。结论发生在驻鄂某部队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病原为腺病毒7型,以呼吸道传播为主。腺病毒7型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化,但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特征性表现是扁桃体灰白色附着物,部分出现其他脏器损害,腺病毒肺炎是影响病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e抗原状态和HBV DNA水平,了解其分布特点及意义.方法 对40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炙肝硬化住院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常规方法监测肝功能和彩超观察肝实质病变.比较肝硬化患者中男女性别的比例、HBV DNA阳性和阴性的比例、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和阴性的比例、不同水平HBV DNA患者中HBeAg阳性和阴性的分布状态.结果 肝硬化患者中,大部分为男性,68.07%(275/404)的患者HBeAg阴性,80.45%(325/404)的患者HBVDNA阳性.HBV DNA阴性时,大部分HBeAg为阴性,HBV DNA水平越高,HBeAg阳性比例越高.结论 肝硬化患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绝大多数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其HBV DNA在检测线以上,超过68%的患者HBeAg阴性,提示HBV DNA持续阳性、男性是肝硬化的危险因素,同时要注重对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1病例介绍 患者1,女,68岁,因反复不明原因肝功异常2年入院.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好,无临床不适,既往静脉滴注青霉素曾出现皮疹,无其他药物过敏史.查肝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综合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慢性肝炎,病原未定.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81岁。因上腹部隐痛伴黑便1d入院。病人当日早晨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解黑便2次,量不多,每次约100g,无恶心呕吐。在门诊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查体:体温36.8℃,脉搏86/min,呼吸20/min,血压130/80mmHg。神志清楚,精神疲惫,应答切题,查体合作。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见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诊断为因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药物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用10%葡萄糖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465 mg静脉滴入,每日1次,疗程15 d;对照组用10%葡萄糖注射液+肌苷注射液0.4 g+肝泰乐注射液6mL+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5 d。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恢复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分析总结9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不同类型自发性气胸的不同治疗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认为:气胸患者无论有无气促,也不论肺压缩多少,均可予以氧疗。支气管哮喘并肺大泡患者,可行肺大泡切除加肺门迷走神经切断术。  相似文献   
7.
临床研究已发现慢性肝炎病毒(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其中尤以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显著。临床表现类似于2型糖尿病,但典型三多一少症状少见,且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少见,部分患者血糖水平紊乱,其发病机理可能与肝病时存在内源性胰岛素抵抗,肝细胞受损致肝糖元合成、储存、分解障碍,干扰素治疗等有关,治疗上主要改善肝功能,必要时胰岛素降糖治疗。  相似文献   
8.
1病例 患者,男,24岁。因乏力、纳差、尿黄1周人院,既往乙型肝炎病史1年,家族中无运动神经元病病史,人院查体:步人病房,皮肤粘膜轻微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心肺未闻及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击痛阳性,腹水征阴性。辅助检查:肝功:ALT 768U/L,AST 440U/L,TBIL 26.9umol/L.DBIL10.9umol/L,乙肝三系:HbsAg(+),HbeAg(+)抗HBc(+)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给予护肝、降酶、退黄、支持治疗。人院15天复查肝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预防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EP)复发的可行性。方法 2008年6月—2012年2月在我院行宫腔镜EP切除术的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118例,按照宫腔镜息肉电切术后是否用药分为研究组60例,行宫腔镜下EP切除术,术后口服米非司酮12.5 mg,共3个月;对照组58例于宫腔镜下行EP切除术后不做任何处置。对两组患者进行复发和不良反应方面的随访观察。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EP复发率明显低于后者(P<0.01),且不良反应轻。结论宫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能够有效地预防EP复发。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